■ 融媒体记者徐强 在唐集镇以东约三点五公里的地方,月塔村静静地坐落在田野之间。这个有着512户、1800余人的村庄,常住人口只有500多人——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正是这个看似寻常的人口结构,让月塔村的基层治理找到了温暖的着力点。“村里最让人牵挂的,就是...
■ 融媒体记者刘元 夜幕初垂,高沟镇周码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广场上,灯光渐次亮起,随着几辆电动车载着背着书包的孩子陆续驶来,周码村的“萤火虫课堂”逐渐热闹起来,在家长们一声声“听老师话”的嘱托里,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沙沙的写字声,伴着虫鸣,奏响了乡村夜晚最动听的旋律,而...
■ 融媒体记者陈阿曼 本报讯唐集镇师华养老服务中心内,66岁的顾莲芳身着演出服倾情表演,赢得台下百余名老人纷纷鼓掌喝彩。这是唐集镇夕阳红演艺团的演出日常。这支由12人组成的草根队伍,以三轮车为“移动舞台”,穿梭于城镇与乡村之间,为基层群众送上文化盛宴。唐集镇夕阳红演艺团...
■ 融媒体记者邵薇薇刘元通讯员黄妍 坐落在大东镇东南三公里处的瓦滩村,曾是一片盐碱地。清康熙年间,百姓为谋生计,在此烧砖制瓦,留下遍地的碎瓦残片,“瓦滩”之名便由此而来。如今的瓦滩村,早已是一片瓜果飘香、产业兴旺的新貌,村“两委”以党建为引领,在培育文明乡风...
水稻收割季
目前,我县水稻迎来收割季节。田间地头,多台收割机开足马力,规模化推进秋收。智慧农机作为“主角”,效率较人工提升数十倍,加快秋收进度,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融媒体记者贺笑摄...
■ 融媒体记者吴晟 进入10月下旬,芦笋采摘期接近尾声。近几年来,红窑镇金城村通过土地流转了2500亩土地,大力发展芦笋产业,与南京、上海等地的批发市场签订保供协议。同时,还建立了8000平方米的厂房、冷库,便于生产和产品贮存,一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90万元;成立了芦笋水饺厂,...
■ 融媒体记者杨海燕 今年盛夏的一天下午,快五点钟的时候,可太阳还是那样火辣辣地烤晒着大地。石湖镇瓦房村庄上有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树荫下,手中的扇子不停地摇着,他们在一起“东家长李家短”地闲聊着。有一个老人说:“你们看,这大热天的,张敏还带着孩子在秧田里干活呢!”另...
高沟镇墩南村绿城湖大闸蟹丰收了
近期,高沟镇墩南村绿城湖大闸蟹养殖基地里的大闸蟹丰收了,工人们挑选优质大闸蟹,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发往全国各地。这些优质水产品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餐桌,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融媒体记者刘元摄...
■ 融媒体记者刘元 本报讯10月5日下午,一场以“传承红色基因 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的中秋文艺晚会在陈师街道药材场村热情上演,吸引了大批群众前来观看。活动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安东文艺客厅、安东文化艺术联谊会与陈师街道药材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主办。演出活动中...
■ 融媒体记者樊荣本报讯近日,为精准掌握辖区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把社会关怀切实送到群众心坎上,张渡村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兼具温暖与实效的走访慰问活动,主持全村工作的党支部副书记王振华与工作人员一同带着物资与诚意,走进困难家庭,用实际行动为他们撑起“暖心伞”。初秋的清晨略带凉意,...
热点 TOP NEWS
■ 融媒体记者姜浩 本报讯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11月9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