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 星期二

网站首页 文体

唐集学校女子足球队:用热爱点亮乡野绿茵 以拼搏书写教育新篇

■ 融媒体记者陈阿曼 本报讯走进唐集学校,一群扎着马尾辫的女孩们在绿茵场尽情奔跑,处处涌动着青春活力。没有繁华都市的专业场馆,没有高端精良的训练装备,但她们眼里的热爱与坚定,让这片球场充满了超越平凡的力量。作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唐集学校以“以球育德、以球健体、以...

翟永军:淮韵乡音传文明 初心坚守暖乡土

■ 融媒体记者潘曼 “锵锵锵……”随着一阵清脆的音乐声,流动舞台车上的幕布缓缓拉开,淮剧小戏《我的亲家管得宽》精彩剧情在南集镇范荡村的田埂旁上演。台下,村民们搬着小板凳围坐一圈,时而为剧中的幽默情节开怀大笑,时而为角色的坚守热泪盈眶。这是涟水县淮剧团常态化惠民演出的...

说说涟水方言里的称谓语(一)

■ 万洪勇 如果有个外乡人来到涟水的某个集镇上,听到人们说到傅大小姐、张三姑娘或是三小姐、二小姐什么的,那他切莫以为人们说的都是些年轻的妇女,这些妇女其实很可能是儿女都已成人的大妈,还可能是儿孙满堂的老奶奶,那些表面指向年轻、高贵的词汇不过是一种特别的称谓。同样,要是见...

唐集镇夕阳红演艺团:露天排练场走出“百姓名角”

■ 融媒体记者陈阿曼 本报讯唐集镇师华养老服务中心内,66岁的顾莲芳身着演出服倾情表演,赢得台下百余名老人纷纷鼓掌喝彩。这是唐集镇夕阳红演艺团的演出日常。这支由12人组成的草根队伍,以三轮车为“移动舞台”,穿梭于城镇与乡村之间,为基层群众送上文化盛宴。唐集镇夕阳红演艺团...

大东东方红大桥:刻在砖石上的时代记忆

■ 通讯员胡湖融媒体记者朱云 在涟水县大东镇街东首,伏龙河(当地人称青龙河)静静流淌,一座饱经风霜的砖石拱桥横跨两岸。桥身北首,“东方红大桥”五个阴刻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仿佛在诉说着半个多世纪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座始建于1970年春季的单孔圆弧砖石拱桥,全长...

论王买成先生“四艺合一”的时代气象

■ 戴宗宝 一九九一年初,我从淮阴市市级机关调任涟水县,任县委书记。因我热爱书法,王买成当时已是声誉日隆的书法家,以书结缘,亦师亦友,工作之余常与他切磋书法,同赏楹联,颇为惬意。近日喜闻买成先生欲将其诗稿、杂文等结集出版,我有幸先睹为快,细读细品之后,颇觉买成之文一如其...

千年月塔展宋韵 国保文物焕新姿

■ 融媒体记者尤晨 秋风轻拂,碧空如洗。在我县唐集镇月塔村,一座挺拔秀丽的古塔静立于田园之间,塔身斑驳的砖石映照着千年时光。作为涟水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月塔以其独特的建筑技艺与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近日,记者走进月塔村,邀请村党支部书记...

涟水状元桥:千年文脉的守望者

■ 融媒体记者朱 云 在县城中山路原粮食局院内,一座石桥静卧于泮池之上。它不只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文化符号,静静地诉说着这座城市与教育的千年情缘。状元桥,这座始建于北宋年间的石拱桥,历经时光打磨,至今依然巍然屹立,守望着涟水的过去与未来。状元桥与相伴的泮池,共同构成了...

“苏超”淮安队走进今世缘

■ 融媒体记者姜浩 本报讯为缘奔赴,踏浪驰骋。10月11日,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淮安队受邀走进今世缘,与公司员工代表展开交流互动,共同见证缘文化与体育精神的交融。当天下午,“苏超”淮安队一行抵达今世缘文化广场,现场洋溢着“欢迎回家”的温暖氛围。在南厂区,自动化酿酒...

我县打造的精品淮剧《一是一 二是二》亮相淮安人民大会堂

■ 融媒体记者潘曼 本报讯10月12日晚,淮安市人民大会堂内座无虚席、掌声阵阵,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会演剧目——大型现代淮剧《一是一 二是二》在此精彩上演,用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关于乡村振兴与党员担当的视听盛宴。作为我县精心打造的原创农村题材轻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