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体记者徐文生 本报讯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推进移风易俗,抵制高额彩礼,引导群众树立积极健康的爱情观、婚姻观和消费观,倡导婚嫁新风,5月14日下午,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南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范荡村新时代文明实...
■ 融媒体记者贺笑 “他不仅是我们的好书记,还是个大英雄呢!前两年附近有位80多岁老人突发脑梗,一头栽进河里,当时水流急,大家不知所措,是他把人救上来的……”提到成集镇永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会,大家称赞不已。陈会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从“陈医生”到“陈警官”再到...
涟城街道高标准农田建设西蒋项目区施工
近年来,我县一直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2023年,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21万亩,占永久农田的89%。图为涟城街道高标准农田建设西蒋项目区施工现场。■ 融媒体记者吴燹 摄...
■ 融媒体记者吴燹 春天的保滩街道周集村,风景如画,游人如织。4月20日,一场盛大的相亲会——“老周说媒”在这里拉开大幕,2000多人的参与,还有异地来游的客人,300多名的单身青年,10多名男女青年成功牵手……热闹的场面,丰富的内涵,共同见证幸福与甜蜜。大家漫步在这绿色的村庄...
—— 记省委驻涟帮促工作队队员、岔庙镇百子村第一书记张莉 ■ 融媒体记者杨海燕 “振兴百子村是我的第一责任、村强民富是我的第一使命,村民满意是我的第一标准”。这是驻涟水岔庙镇百子村第一书记张莉的口头...
■ 通讯员刘岳文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涟城街道双码村坚持土地流转和特色产业“双轮驱动”,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加快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因地制宜,“量身定做”,强龙头、育大户,着力构建起“一组一品”的产业新格局,致力“打造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带动一方经济...
我县大力发展芦笋产业
近年来,我县从政策、资金、技术、品牌赋能等方面大力发展芦笋产业。目前,全县芦笋设施化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年产量5万吨,产值超10亿元,带动100余个村增收10万元以上,带动3000多村民实现人均增收2.1万元。■ 融媒体记者吴燹摄...
■ 融媒体记者贺笑 村落间农田环绕,田地里麦苗青青。漫步在成集镇永锋村的乡间小道,路边的“永锋欢迎你”五个大字映入眼帘。“变化太大了!路更宽了,小河的水更清了,住上了新居,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村民王兴文感慨道。春日的村庄,处处绿树新芽,鸟语花香。在永锋村党群服务...
小麦赤霉病等穗期病虫害防治
当前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是小麦赤霉病等穗期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头,指导群众做好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夏粮丰产丰收。图为在岔庙镇鹤友村田头,农技人员指导群众利用植保无人机科学防治小麦病虫害。■ 融媒体记者汪春雷摄...
■ 融媒体记者杨海燕通讯员高伏湖 “演出队、呱呱叫,人员共有二十二。说快板、玩龙船,还有戏剧和舞蹈。有人唱、有人跳,多开心、多热闹……”这是唐集镇周程村群众发在抖音里的顺口溜,表达了他们对村里成立业余演出队的欣喜之情。在成立演出队之前,虽说经常也有各类文艺会演下乡...
热点 TOP NEWS
■ 融媒体记者姜浩 本报讯4月21日,全县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