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1日 星期四

网站首页 三农

我县完成2018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发放工作

今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耕地地力保护)政策,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涟水县2018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耕地地力保护)实施方案》,召开全县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管理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分工、工作要求和政策口径,同时,通过“12316”、专业培训、张贴告示和公示、结合阳光扶...

坚守基层25年的老支书 ——记红窑镇潘老庄村原党总支书记刘桂珍​

(记者 朱云) 1937年出生的刘桂珍是红窑镇潘老庄村人,曾担任潘老庄村党总支书记。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刘桂珍就始终怀着一颗为群众服务的心,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深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我只要在职一天,...

县农广校:技能培训助推贫困户脱贫

为实施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推进全县产业扶贫,增强贫困农民劳动技能,激发扶贫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切实提高贫困户的发展生产能力、拓宽增收渠道、加快脱贫步伐 ,8月14~16日,县农广校在高沟镇举办农业职业技能产业扶贫专业培训班。98位贫困户参加了此次培训,经最终考核9...

施应才:对党忠诚不忘初心 一心为民永葆本色

记者马凌云  现任义兴镇副镇长、五房村党总支书记的施应才,从1992年以来,先后担任村委会副主任、主任、村支部书记,2001年担任合并后的五房村党总支书记,已经在村级组织中默默奉献了二十多年。多年来,他...

老村支书的乡村振兴梦

——记陈师镇合心村党总支书记沈正海 本报记者姜浩编者按:位卑未敢忘忧国,身老依旧思担当。老支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铺路石,老支书精神是照亮我们前行的灯。他们论职位连一个科级干部都不是,论收入,连一个...

“稻虾共作”模式让村级经济发展走上“新坦途”

梁岔镇卜圩村本报记者潘曼 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这一动一静,铺陈出了梁岔镇卜圩村田野中最美、最灵动的画卷,而这也正是该村实施“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梁岔镇紧抓乡村振兴战略,...

梁岔镇卜圩村的稻虾共生项目带动村集体发展

梁岔镇卜圩村的稻虾共生项目以“互联网+种养结合”的模式运营,由村集体牵头,聘请职业经纪人负责生产管理,预计项目正式投产后,可带动村集体每年收入15~20万元。(徐洁摄)​...

苗增勇:回乡当村官的企业家

——记高沟镇苗荡村村主任苗增勇 本报记者纪骁洋有这样一个人,16岁孤身到上海打拼,25岁时在昆山创立了声名远扬的昆山旋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38岁时毅然回家乡当村官。他就是现任高沟镇苗荡村村主任苗增勇。苗增...

大黄桃铺就致富路

——记涟水嘉天下果树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朱华成 本报记者曹康姣  仲夏,开车经过237省道,到达保滩镇境内,大片的黄桃园总会吸引路人的目光,这就是返乡创业青年朱华成投资2000余万元创办的涟水嘉天下果树...

金鸡坨生态农庄

金鸡坨生态农庄项目致力打造集爱国主义教育、农耕体验、休闲垂钓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创客新农村,目前,金鸡坨生态农庄已建成景观长廊、土灶台、磨盘广场、儿童动物园、垂钓中心、乡村大食堂、大型儿童城堡、亲子乐园、民俗酒店、汽车旅馆、千米吊桥、万米游船河道、儿童戏水乐园、烧烤野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