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城街道东门社区为群众办实事记事 ■ 通讯员刘岳文近年来,涟城街道东门社区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运用“三理”工作法,聚焦群众生活琐事,围绕解难、帮困、扶弱,...
加工芦笋罐头
近年来,我县进一步优化“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联动战略,加强芦笋新品开发,进一步推动芦笋产业快速发展。图为村民正在精心挑选优质芦笋,用来加工芦笋罐头。■ 融媒体记者吴 燹摄...
■ 融媒体记者潘曼 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扁担村唱响了一曲属于自己的“人之歌”:扁担河生态景区内,垂钓的游人越来越多,“美丽经济”一路生长;桑蚕园里“沙沙”声此起彼伏,带动的不仅是...
中共涟水县委党校贾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将消除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问题仍将长期存在。”相对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下,依...
农房改善
我县在农房改善中按照“鼓励进城、引导入镇、尊重留村”路径,把群众意愿摆在工作首位,真正实现“要我搬”为“我要搬”。综合考虑农村功能重塑,统一配建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文化中心、卫生室、健身广场等设施。■ 融媒体记者刘锦国摄...
南集镇打造豆制品加工特色产
南集镇打造豆制品加工特色产业,拥有豆制品家庭手工作坊73家;推进品牌建设,注册了“谷怀南集”“缘荟稻”“南小千”等特色品牌。■ 融媒体记者刘锦国摄...
潘寿军 9月23日,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分会场暨首届涟水芦笋节在我县红窑镇金鸡坨生态农庄开幕,在此期间,我县组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系列庆祝活动,通过举办芦笋美食厨艺大赛、乡贤回乡看变化、乡村振兴摄影书...
■ 融媒体记者马凌云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文明意识,保护好生态环境和田园风光,留住古村乡土味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我县在农房改善工作中,全面提升田园生态之美、乡村文化之美、文明乡风...
小芦笋撑起大产业
■ 融媒体记者李卫兵 丰收十里,笋香万家。近年来,我县芦笋产业异军突起, 2019年成功创成国家级设施化芦笋标准化示范区,2020年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江苏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目前,我县已成为江苏省最大的设...
红窑镇春竺芦笋产业园
红窑镇春竺芦笋产业园占地面积2200亩,目前已建成连体棚2个,单体棚8个。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年可为20个村集体增收72万元,带动周边300余人就近就业。■ 融媒体记者潘 曼摄...
热点 TOP NEWS
■ 融媒体记者潘曼 本报讯8月27日,县委书记洪然专题调研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