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31日 星期日

网站首页 三农

沃野春风起

■ 通讯员 张永成 在苏北大地的一隅,有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地方——黄营镇黄营社区。这是一个承载着梦想、责任和情怀的家园,在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以青春之志点燃乡村振兴的火炬,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社区干部的责任担当。他就是黄营社区党总支书记朱洋洋。 初心如磐:...

南集镇范荡村道德评议会引领文明新风尚

■ 融媒体记者徐强 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移风易俗,近日,南集镇范荡村道德评议会开展村规民约宣讲活动,弘扬新时代文明风尚,营造和谐、友善、知礼的乡村氛围。“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不铺张浪费,不盲目跟风攀比……”活动现场,宣讲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

盐店村:“小秸秆”撬动集体经济“大增长”

■ 融媒体记者刘元 每到夏收和秋冬之际,在高沟镇盐店村,田间地头一捆捆金黄的秸秆成为了村集体和农户增收的“金疙瘩”。2022年5月,盐店村党组织领办成立秸秆回收专业合作社,以“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将秸秆变废为宝,短短两年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21年的不足8万元跃...

樊卜村:蝶变焕生机

■ 融媒体记者姜浩 清晨的阳光洒在涟高路旁新栽的枫叶树上,朱码街道樊卜村保洁员朱士祥驾驶着电动垃圾清运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条贯穿全村的主干道,如今已成为展示乡村振兴成果的“景观长廊”——22公里硬化沟渠如银色动脉滋养沃野,125盏太阳能路灯夜间点亮村民回家路,16座新建便...

陈会:“三把火”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 通讯员刘元 走进成集镇条河村,江淮风格的集中居住区白墙黛瓦、景色宜人,修葺一新的党群服务中心门前花草茂盛,几个村民围坐一团,其乐融融。而在一年前,条河村正陷入发展瓶颈:村“两委”仅剩3名干部,投资130万元的阳光大棚沦为荒草丛生的“玻璃废墟”,集体土地被侵占百余亩…...

乔林中:高质量农业的引航人

■ 融媒体记者杨海燕 2024年,乔林中又多了一项新荣誉——优秀农业职业经理人。从起初的种田门外汉,经过刻苦钻研、慢慢摸索,乔林中逐步成为种田的“好把式”。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严格要求自己,带着让农民们都富起来的初衷,在让优质生态农业产品走出涟水,把生态农业打造成为涟水农...

柴市村:特色农旅激活强村富民“金钥匙”

■ 融媒体记者姜浩 沿着346省道驶入朱码街道,连片的草莓大棚在阳光下泛着银光,热闹繁忙的共享菜园里时令蔬菜长势喜人,东方佳苑小区中物管人员正定期巡查着公共设施设备……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在柴市村渐次展开。这个户籍人口3248人的城郊村,硬是靠着在土地里“刨金”,蹚出...

前营村:“童心港湾”学堂照亮留守儿童“心灯”

■ 融媒体记者潘曼 近日,五港镇前营村文化礼堂内灯火通明,随着动画片《大鸾——周恩来童年读书的故事》的放映,由村党总支牵头筹办的“童心港湾”学堂正式开班。该学堂以破解乡村儿童课后托管难题为切入点,通过党建引领、机制创新、资源整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动能,也为留守儿童...

在乡村全面振兴路上逐梦前行

■ 融媒体记者徐文生 “在成为村书记前,我当了8年兵,难忘的军营时光,锤炼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了我令行禁止的作风。退役后,我短暂进入相对高薪的房地产行业。但一次机缘,我户籍所在的南集镇王圩村的老书记找到我,说‘村里需要年轻人,你回来吧’,这唤醒了我回报家乡的赤忱。”...

费庄村“护苗绿书签”行动点亮成长之路

■ 融媒体记者刘元 通讯员张静 本报讯近日来,每到傍晚,梁岔镇费庄村 “六点半” 学堂的窗户都会透出暖黄色灯光,一群志愿者在这里开展“护苗绿书签”主题行动,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课程,为孩子们筑起了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屏障。学堂里,微电影《护苗行动》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