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8日 星期一

网站首页 三农

我县红窑镇夏楼村成功入选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 融媒体记者潘曼 通讯员孙晓东魏卫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县文旅局获悉,我县红窑镇夏楼村成功入选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红窑镇夏楼村东临盐河、西临 235省道,交通便利,区位独特。全村共12个村民小组,650户,3150人。该村致力打造集农耕体验、爱国主义教育、休闲...

成集镇条河村:食用菌产业富民增收

■ 融媒体记者沈漩 通讯员严立闯 本报讯 连日来,成集镇条河村食用菌产业园温室大棚内,香菇长势喜人,迎来了采收旺季。村民们正忙着香菇的采摘、搬运、分级、入库,一派忙碌的景象。近年来,成集镇在省农科院科技支持下,选用新品种,规范栽培技术,推动条河食用菌产业园提...

​涟城街道双码村棚室西瓜

​涟城街道双码村棚室种植嘉年华5号、8424等优良品种西瓜300余亩,亩均产量可达4000余公斤,亩产值可达18000元,将于5月初上市。■ 通讯员刘岳文摄...

东胡集镇村民在合作社学习柳编技术

​近年来,我县创新“基地+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新型合作模式,大力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等方式,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让村民共同得益、共同致富。图为东胡集镇村民在合作社学习柳编技术。■ 融媒体记者胡家闻摄...

岔庙镇田江家庭农场运用无人机喷药防治小麦病虫害

​当前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拔节期,也是小麦病虫害多发阶段,连日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村组田头,指导群众做好小麦田间管理,为夺取夏粮丰收打好基础。图为岔庙镇田江家庭农场运用无人机喷药防治纹枯病、红蜘蛛等小麦病虫害。■ 融媒体记者汪春雷摄...

“品牌+科技”让小芦笋成为富民大产业

■ 融媒体记者汪春雷徐海英 本报讯“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芦笋约1500吨,年产值约3000万元,可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100余人就业,年人均增收1.8万元左右。”在梁岔镇千亩芦笋园里,一排排整齐的标准化设施大棚已搭建成型,负责人饶晓正在带领村民们进行扫尾工作,“芦...

小番茄长势良好

​在南集镇的高标准大棚中,小番茄长势良好,农户抢抓农时授粉疏花、确保实现增产增收。■ 融媒体记者吴燹摄...

基层党员冬训“直播助农观摩会”

​2月22日,县委宣传部举办的基层党员冬训“直播助农观摩会”在红窑镇苗戴村裕淮菇业有限公司举行。活动邀请专业电商和直播人员为来自各个镇街的种植、养殖大户进行现场展示,增强其对直播带货知识的了解,推动直播电商走进群众身边,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融媒体记者郑安源摄...

小麦田间除草

​日前,在陈师街道寿延村田头,常盈桥稻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人员使用新型植保机械开展统防统治,做好当前小麦田间除草工作,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融媒体记者汪春雷摄...

文明村里欢乐多

■ 通讯员刘岳文程俊杰​ 家家张灯结彩,人人喜气洋洋。连日来,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涟城街道东门社区热闹非凡,年味飘香,滋味悠长。“别以为过年就是吃吃喝喝,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