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4日 星期四

网站首页 三农

红窑镇颜下庄村集体经济破百万 村民喜领“大红包”

​ ■ 融媒体记者刘元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年我们颜下庄村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经过表决审批,今天在这里,我们决定给全体村民发红包啦!”近日,在红窑镇颜下庄村的一场文艺...

朱码街道笪北中心村机械化收割

金秋十月,我县百万余亩水稻渐次成熟,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秋收开始了。图为朱码街道笪北中心村正在进行机械化收割。■ 融媒体记者徐红摄​...

“乐享果玩”让游客感受田园生活

■ 融媒体记者王岗磊 本报讯日前,记者在保滩街道新港北村“乐享果玩”乡村游景点看到,游客们在这里看演出、摘水果,体验农旅项目,感受农家乐,尽情欢度假日时光。游客陈圆圆说:“带孩子来感受一下田园生活,她还挺喜欢这儿的,摘果子、浑水摸鱼,还有赶大鹅,她都挺喜欢的,就是感...

朱码街道双河村:道德评议会“议”出文明新风尚

■ 融媒体记者徐强 “道德评议增强了我们村民对高价彩礼等不良风俗的认知,今后我们将主动拒绝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营造健康节俭的社会新风尚。”近日,在朱码街道双河村道德评议会现场,村民代表们齐聚一堂,你一言我一语,畅谈身边优秀榜样和好人好事。活动期间,该村志愿...

我县多措并举探索绿色生态农业之路

■ 融媒体记者吴燹 近日,记者在红窑镇春竺芦笋产业园采访,看到这里的村民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为芦笋打包、装车,准备发往南京市场。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芦笋采摘期快结束了,我从产业园赚了二万多块钱,在家门口挣这么多,我知足了。”近年来,我县立足县域资源优势,突出绿化...

乔林中:念好种植“经” 共铺致富路

■ 融媒体记者杨海燕 从种田“门外汉”到远近闻名的种田能手,从开拓自己的人生路到聚心聚力推动共同富裕,只想做一名普通农民的乔林中如今有着众多身份和头衔:淮安市意缘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涟水县高素质农民协会会长、涟水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员、涟水县常盈桥稻麦...

发展芦笋产业 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芦笋产业,吸纳各类涉农资金4096万元,每年为29个村集体增收178.8万元,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 融媒体记者吴燹摄​...

“涟水大米”拓宽乡村振兴路

■ 融媒体记者刘元 本报讯近日,在五港镇港南村,连片的稻田染上清亮的淡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丰收在望,几位农民正在辛勤地劳作,喜悦写满了脸庞,呈现出一幅“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好图画。这里是五港镇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7000多亩土地上种植的“南粳9308”优质品种水稻...

东胡集镇渠东村:“龙船”撑进敬老院 五保老人乐开怀

■ 融媒体记者徐坚 本报讯中秋国庆到,敬老院里响起“龙船调”。连日来,东胡集镇渠东村的“龙船队”走进了镇敬老院,为在院五保老人送去了精彩纷呈的“龙船戏”。院里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老人们围坐四周,欣赏龙船队给他们带来的传统而又热烈奔放的龙船表演。看到精彩处,老人们情...

为了田野上的希望

■ 融媒体记者杨海燕通讯员高伏湖 在唐集镇河口村,只要提起梁家兵,人们总是会竖起大拇指,夸赞道:“他是好党员,我们都叫他‘梁三好’。”改革开放初期,梁家兵和很多怀揣梦想的人一样,离开家乡到外面打拼。多年来,他一直在外打工,2004年底,梁家兵回老家过春节,在探亲访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