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网站首页 文体 详情

诚信的故事(一)

2024-04-12 09:24:48

编者按: 诚信,道德名词,涵盖了真诚与守信的品质,最早见于《礼记·祭统》中的描述:“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在当今社会,诚信是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为进一步推动诚信理念的深入人心,本报将在关注版面开设“宣传诚信理念 弘扬诚信文化”栏目,本期选编几则古代诚信故事,以飨读者。

 

曾子杀猪

一天早上,曾子的妻子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撵了上来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妻子就对儿子说:“你回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儿子一听,立即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妻子从集市回来时,曾子正准备杀猪。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夫问道:“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妻子觉得曾子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又为儿子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立木为信

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正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十金。围观的人不相信这么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很快就在秦国推广开了。

 

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无异于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

 

(整理:三木)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