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网站首页 专题 详情

奋楫中流再扬帆

2023-12-22 09:13:32

——我县推进基层文艺院团改革掠影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近年来,我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切实加强基层文艺院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不断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引导激励机制,用“十年磨一剑”的坚守,打造了“村官三部曲”“党员三部曲”等一批精品力作。

从“苏北乡村小戏台”两度登上“首都北京大舞台”,被誉为淮剧“涟水现象”。中宣部《文艺信息》和《江苏宣传工作动态》向全国全省作专题推介,全省基层国有文艺院团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涟水召开,淮剧“涟水现象”又一次在更大范围内、更高水平上火爆“出圈”。

 

立足高起点

激活题材规划机制

 

突出时代精神立意、现实生活立题,建立题材项目库,定期召开题材规划会,邀请领导、专家专业人士和各方代表,对题材进行研讨论证。所创作的淮剧作品从大学生村官、留守村官,到扶贫村官、冲在防疫一线的党员,讴歌的主人公都是基层党员干部,心系农业农村农民,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典型形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服务对象,把创作目光向人民群众聚焦,从基层生产生活中找选题、找灵感,从普通人物的喜怒哀乐、命运变化中反映时代发展变迁,推出更多生活气息浓郁、时代精神高扬,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优秀作品,演农民的事、说农民的话、唱农民的腔,让人民群众在作品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听到身边人的故事。根据新时代基层群众的精神需求、审美追求、欣赏诉求,围绕农村精准扶贫、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重点内容,用现代轻喜剧的表现手段,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风格、手法,创作推出群众想看爱看看好的作品。

 

立足高标准

激活作品创作机制

 

打破行业壁垒和体1制障碍,探索采用剧组制形式,在编剧、导演、作曲等方面实行项目招标负责制,吸引省内知名的主创团队加盟,补齐人才短板。组织领导、专家、学者开展研讨,坚持边研讨边修改,边演出边完善,在市场反馈中常改常新。组织剧团人员在线学习或外出考察,广泛开展艺术交流,开阔视野眼界,放大创作格局。在保持淮剧原有风味的基础上,吸取一切其他剧种和现代艺术的优秀成果,提高淮剧品位,调适淮剧口味。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主创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采风采访,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的期盼和镇村干部的酸甜苦辣;演职人员到基层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生活体验中让“群众说像不像”“干部说真不真”,在现场演出中精心打磨,在观众评价中提升提高,使剧目创作更接地气,富有底气。

 

立足高质量

激活人才培养机制

 

县委县政府投入近200万元,委托高职院校定向培养20名学员,完善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保障激励机制,建立名家工作室,多次邀请上级主管领导、戏剧名家来涟进行业务指导,开办专题讲座进行艺术辅导,着力培养支撑行当的骨干型人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利用“师带徒”的形式,定期推荐优秀学员拜资深演员为师,实行“一对一”传帮带,带动青年人才“拔节生长”,培养戏剧“优青”。同时,在部分学校建立了淮剧传承基地,举办淮剧艺术专题培训班,培养淮剧未来之“星”。

 

立足高品位

激活演出服务机制

 

坚持流动舞台和固定点位相结合,在全县建立固定点位,开展送戏下乡集中行动,利用流动舞台车,走进小区社区、庭院村落,开展小型多样的“种文化育文化”活动,提高送戏下乡的普惠性,围绕“全市百场、全省千场”的演出目标,在全市范围已开展巡演29场,统筹推进宿迁片区24场演出工作。突出“政府购买、院团演出、农民看戏”,探索建立“超市化”供应、“菜单式”服务、“订单式”配送的送戏下乡模式,针对资深戏迷、潜在戏迷及老年观众、青少年观众等不同类型受众,采取分众化宣传营销策略,有针对性地推出适合其审美趣味、欣赏水平的作品。根据农时,及时调整演出档期,充分利用全县微信平台,及时发布演出预告,不断把“围观群众”化为“戏剧票友”,提高送戏下乡的知晓率、影响力和吸引力。

 

立足高效率

激活运营管理机制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淮剧艺术的始终,深入推进剧团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全面落实改善演出条件、支持院团改革发展、扩大社会影响等项措施,县主要领导多次会办解决重要问题,对县淮剧团和县文化中心资源进行整合,成立“涟水县文化艺术中心”,核定编制30个和员额指标15个,集办公、排练、练功、会务、演出展示于一体的文化艺术新空间将投入使用,鼓励社会贤达、文化能人,领办、创办、合办各类艺术团体,促进县淮剧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发展方位。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强化思想引领文化振兴的实施意见》《关于培养文艺名家打造精品名作工程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设立300万元专项资金,定期组织评选表彰奖励“双名”典型,对送戏下乡超出场次,给予每场4000元的资金补助,激励剧团开展常态化送戏下乡,进一步调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