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滩街道多渠道捕捉信息 夯实招商引资基础
■ 融媒体记者 樊 荣
本报讯 招商引资是拉锯战、攻坚战,信息收集是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保滩街道全面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把信息收集、梳理作为项目招引的主抓手,坚持全民都是信息员,做到科学甄别,注重发挥乡贤、企业家的作用,更加广泛、全面的搜索“商”的来源、找准“资”的目标、做好“招”的功课、落实“引”的措施。
以身作则,做好“敲门招商”带头人。保滩街道坚持把外出招商、登门拜访作为收集信息、信息研判的重要路径,坚决扛牢“一号招商员”责任。注重加强相关产业政策、涟水优势条件、要素保障等情况的学习和知识储备,在拜访企业前针对企业类别,以及可能关注的重点需求方面,再进行针对性补短补软,确保做到心中有数、有问能答,努力给客商留下好的印象;注重加大外出招商频次,通过经常性登门拜访、常态化沟通交流拓宽信息渠道、加快信息转化。今年以来,街道领导班子累计外出招商119天、拜访企业146家,收集有价值信息35条,邀请、接待客商来涟考察68批次,其中有3个已经签约。近期,街道重点围绕我县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集群,紧盯链上企业,“按图索骥”对接目标,将产业链招商图谱印发给镇村干部,以“广撒网”方式排摸对接。在县经济开发区的指导下,由街道招商专班,围绕重点企业,实施精准链接,在对接洽谈中捕捉投资信息,同时梳理我县重点企业上下游客户,精准开展“链条式”招商。
以情相交,搭建“乡贤招商”连心桥。保滩街道坚持把乡贤这个资源用好用足,在动态更新乡贤数据库、定期组织乡贤座谈会的基础上,注重解决好乡贤反映的实际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关心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家乡温暖,在街道真重视、真关注、真解决的前提下,保滩乡贤对招商引资工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今年以来,累计提供有价值信息12条,近期新签约的新能源重大项目,就是由乡贤提供的初始信息,街道对接后,第一时间提请县主要领导亲自洽谈推进,进而成功签约落户。
以信取人,拓展“以商引商”朋友圈。长期以来,保滩街道践行“优良的营商环境,就是招商的金字招牌”,已落户企业就是我们最为宝贵的招商磁场。街道主动当好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的“店小二”,真心诚意为企业排忧解难。让“被动等”变“主动跑”,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带领招商条线人员,定期到企业开展走访调研,问需解困,帮助企业解决厂区积水、扬尘污染、用工纠纷等问题,并印发“企业服务联系卡”送到每户企业,畅通沟通渠道,第一时间回应企业关切。让“签进来”变“快投产”,对新签约的项目,推行“一项目一专班”服务机制。在项目落地、手续办理、厂房建设方面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务,目前,在建的7个项目均在快速有序推进。让“落下来”变“发展好”,在走访企业,了解所需时,街道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资源、对接业务、开拓市场,促使企业发展壮大。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客商在涟投资更有信心,主动担当起招商顾问。
今后,保滩街道将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敢于争、善于抢、勇于拼,坚决打赢“百日攻坚”这场“夺全年、定来年”的关键之战,打好这场“挑大梁、争贡献”的责任之战,确保向县委县政府交上一份优异的项目招引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