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院团“火”起来,涟水“好戏不断”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一个个基层文艺团队,扎根乡村沃土,捧出“沾泥带露”的创作硕果;一支支群众文化“小分队”,用乡音土语唱出村民心里话,唱响乡村振兴好声音……在涟水,从城镇到乡间、从白天到夜晚,各式各样的惠民演出“好戏不断”,为当地居民送上艺术盛宴。
沉下心、埋下身,每年送戏下乡120场以上
近日,一辆载着涟水淮剧团演员的中巴车和一辆流动舞台车,从涟水县城驶往五港镇前营社区。中巴车上,团长翟永军带着戏妆,大声吆喝着,“大家提起精神,准备好哈,我们又要上场啦!”
另一头,前营社区广场上,村民三三两两赶来,“抢占”好位置,随着原汁原味又喜感十足的苏北乡土俚语响起,村民们欢声四起,掌声雷动……
“从乡村来,演百姓事。”十多年来,涟水县淮剧团推出了一系列 “叫好又叫座”的原创作品,打造出淮剧 “涟水现象 ”。涟水县淮剧团团长翟永军分享,常年下基层演出,和村民、村干部打交道,而村民、村干部也成为了他们创作的一线评委。“只有把根扎进人民群众中,写农民写农村,演新戏出精品,才能开出璀璨的艺术之花。”
“挖”基层题材、演农村戏,涟水县淮剧团的身影一年到头地在村里出没忙碌。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临时搭起的舞台上,国家一级演员、“白玉兰”奖获得者许晴,既是幽默风趣、“搞笑担当”的留守妇女,也是追求精神进步的农家大嫂;是脱贫攻坚目标完成后思想还未“小康”的“包如意”,也是热爱文化、坚守家园的乡镇文化站代副站长“花喜鹊”……生动的演绎,总赢得观众喝彩不断。“我们每次演出都会和农村观众面对面交流,把他们的表现记在心里,搬到舞台上。”许晴说,农民没有豪言壮语,却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只有真正挖掘好农民的人性和人情,农村戏才能丰富饱满,触动人心。
从扎根泥土到仰望星空,涟水县淮剧团在传承创新中演绎出传统戏曲的现代魅力,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咱老百姓自己的剧团”。每一年,涟水淮剧团的演出大篷车都开进红窑、五港、石湖等镇街,为广大农民群众送去原汁原味的淮剧唱腔。高负荷运转却乐在其中。“不辞辛苦,只为乡亲看大戏!”淮剧团已经成为涟水惠民演出主力军,每年“送戏下乡”120场以上。
群众实现“演绎梦”,唱的都是身边的好故事
“爸爸哎,快快走,看看范荡新气象 ……”近日,涟水县南集镇范荡村热闹非凡,隔着老远就看见村民们围绕在“大舞台”前,享受范荡乡土文化艺术团的演员们带来自编自演的“文化盛宴”,充满“乡土气”的节目让村民们拍手叫好。
“我们唱的都是这几年村里实实在在发生的故事和改变。”刚结束表演的今年已经50岁的于爱梅和搭档王素珍告诉记者,艺术团现有的演员都是本乡农民,平时利用农闲时间自编自演,农忙的时候,他们就是农民,农闲的时候就是演员,宣传党的好方针,地方的好举措,身边的正能量,唱的都是身边事、心里话。
作为“小戏之乡”的南集镇范荡村,把传承和发扬小淮戏特色文化作为己任。“乡土艺术团”长年活跃在田间地头、家前屋后,给范荡村的村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让文明潜移默化融入村民的生活习惯中。“我们把‘高大上’‘真善美’用轻松愉快方式演出来,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不知不觉中‘暖了人心、聚了民心’。”范荡村党总支书记范加银说。
只要观众想看,我们就会一直演下去
自己唱戏,自己搭台、卸道具……每到周六,当夜幕逐渐降临,涟水县涟城街道“百姓大舞台”准时开场,台上演员唱得起劲、台下观众拍手称快。自2016年底,“百姓大舞台”在原县人民剧场院内成立以来,七年期间已经义演500余场,惠及群众50多万人次,成为老百姓家喻户晓、津津乐道的文化品牌。
“我们以传承地方戏曲为己任,艺术团里都是业余演员,但我们干的都是‘专业事’。”涟水百姓大舞台艺术团团长陆金萍告诉记者,退休的、在职的、做生意的、带孩子念书的……因为喜欢、因为热爱,50多个“团友”走到了一起,这一走,就走了七年。为了让艺术团更加“专业”,陆金萍邀请陈德林、黄素萍、王志豪、许晴等知名淮剧表演艺术家以及省内外知名演艺团体来到“大舞台”与团友们同台切磋,指导演出。
今年55岁的刘文芝就颇为受益,作为一名“资深淮剧爱好者”,从普通观众转变为“专业演员”,他已经在“百姓大舞台”表演了 4 年。“我以演小生为主。从小就爱听戏、耳濡目染,只要有戏,我就必须去看,边看边学、边学边看,从刚上台时的‘怯生生’到现在‘熟练练’,那都是练出来的。”
没有经费、没有道具、没有人员……一开始,大舞台上没有顶,下没有座,就连观众的座位都是大油桶。但这些都没有动摇过陆金萍“办舞台”的决心:没有道具和服装那就自己买,没有专业化妆师那就自己画。只要人在,到哪都能唱!七年来,除了定期义演,陆金萍还开上她的舞台车,带着艺术团送戏下乡。“观众就像我们家人一样,他们看得高兴,我们就演得更高兴。只要他们还想看,我们就会一直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