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 星期三

网站首页 社会 详情

何伟:风雨刑侦路上的“苦行僧”

2025-11-12 09:26:28

■ 通讯员 周培雷 朱惠莉

 

 

“我要从南走到北,还要从白走到黑……”歌曲《苦行僧》的歌词,恰似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何伟的真实写照。他总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奔波在破案的路上,为了抓捕嫌疑人,从大城市到小山村,四处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他用自己的负重前行换来辖区群众的岁月静好。

今年36岁的何伟,2013年参加公安工作,被同事称为刑侦路上的“苦行僧”——工作12年来,他共勘查各类现场1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名,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还多次获得嘉奖。

 

锈钉穿脚不停步

——跨县区取证破电缆盗窃案

 

2020年9月,何伟从静谧的法医技术室,踏上了惊心动魄的侦查一线。多年积累的专业功底,成了他破解迷局的利器,更让他在办案路上多了份“跟细节死磕”的执着。每一次取证的背后,都是他以专业对抗艰辛的坚守,是法医初心与刑警担当的充分交融。

去年12月份,县城一小区电缆被盗案告破,3名嫌疑人落网,但何伟深挖后发现,该团伙还在淮安市境内犯下多起工地电缆盗窃案,涉案金额达17万余元。为固定证据给案件定性,他立刻奔赴多个县区的废弃工地开展工作,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取证之战就此展开。

深冬的淮安冷风刺骨,废弃工地杂草丛生。就在何伟伸手去够一根半埋在碎砖下的电缆断头时,左脚一阵钻心的剧痛从脚底直冲头顶,低头一看,一根生锈的长钉从鞋底穿透而出,暗红的血珠已经渗了出来。

“没事的!赶快先取证!”何伟牙关紧咬,右手却稳稳拿起电缆线让技术人员完成取证拍照,就这样,他拖着“伤脚”、忍着剧痛,不顾伤痛又继续前往其他几个县区继续勘验。直到深夜回家后,何伟才匆匆忙忙去医院打了一针破伤风:“这也值了,几个县区的证据链全对上了!”

正是这份带着“温度”的证据,让电缆盗窃团伙的起犯罪证据得到了固定,为案件起诉、罪犯量刑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法医到刑警,转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何伟对正义的执着。锈钉穿脚的剧痛、跨区奔波的疲惫,在他眼中都抵不过证据固定时的安心、案件告破时的踏实——这便是一名基层刑警用坚守书写的责任答卷。

 

六天辗转六省市

3000余公里攻破古钱币诈骗案

 

“早一天查清,就能早一天为受害人挽损,早一天阻止骗子害人。”在刑警大队三中队,跨区域案件屡见不鲜,出差取证成了办案常态,而何伟始终是冲在最前的“急先锋”。从警12年来,他办案去过国内167个城市。而2022年春天那场横跨六省的取证攻坚,更是同事们口中的“硬核故事”。

2022年4月,县公安局接到许某某报警:其在二手平台购买的5枚古钱币系伪造。案件接手后,何伟迅速查明这是山东任某为首的5人团伙所为——该团伙将古钱币做旧后,用真证书冒充售卖,受害人遍布全国多地,涉案金额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为完善证据链,何伟决定奔赴陕西、河南、浙江、四川、吉林、天津等6地,逐一寻找受害人取证。

六天时间,何伟从吉林长春飞赴天津,再转道西安、成都,累计辗转3000余公里。长春凌晨五点半的街头,呵气成霜,他裹紧外衣赶往一位受害人家中;郑州火车站,人潮喧哗中,他专注记录每一句关键证词;成都恰逢阴雨天,他一边倾听受害人哭诉,一边细致核对转账记录。当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单位时,何伟的眼中已布满血丝,但11份的询问笔录已完整勾勒出诈骗网络:“早一天查清,就能早一天为受害人挽损,早一天阻止骗子害人。”

 

零下10℃的冰河

泥泞之中摸出关键铁证

 

在案件侦破的坐标系里,物证是最沉默的证人,却也是最关键的密码。而何伟就是一个在极致艰辛中跋涉的寻证者,零下的冰河、拥挤的仓库、坍塌的废墟……哪里有线索,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14年,一起重大案件牵动人心。案件侦破关键阶段,案件中的玻璃瓶物证缺失,据嫌疑人模糊回忆,瓶子可能被扔在自家门口两个池塘中的一个,但具体位置已记不清。

“必须找到瓶子!否则案件司法程序可能受影响!”案情分析会上,领导下达死命令,何伟当即主动请缨,加入池塘摸排队伍。

腊月的苏北乡村,气温低至零下10℃,抽水机轰鸣着抽干池水后,厚厚的淤泥表面很快又结冰。何伟与同事穿上胶鞋,带上简易的胶手套,弯腰将上半身探入泥浆,一手用耙子在漆黑的淤泥中一寸寸摸索,一手伸入淤泥里仔细分辨石块、枯枝与玻璃瓶的触感,冰冷泥水不时溅进袖口,引发阵阵寒战。塘边虽有取暖点,但他每次只匆匆暖手就重返塘中:“多一个人,就能早一点找到证据。”

就这样一直弯着腰摸索近半日,当何伟耙子触到一个清脆声硬物时,他顿时感到一阵欣喜,他用冻僵的手指小心抠挖,终于将一个沾满黑泥的塑料袋从淤泥中取出,发现里面裹着十几个玻璃瓶。“找到了!”高举着这枚关键物证,浑身污泥、瑟瑟发抖的何伟露出了笑容,也让这起恶性案件有了扎实的定案依据。

从法医到侦查员,从冰河深泥到千里征途,何伟用12年坚守诠释了“苦行僧”的真谛。那些勘查现场的脚印、带血的证物、厚重的笔录,不仅是他的工作印记,更是一名刑警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