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网站首页 社会 详情

“热线数据”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再提速

2025-10-15 09:40:36

■ 融媒体记者 吴 晟

 

近年来,我县运用“热线数据”,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再提速。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全国县(市、区)12345热线发展大会上,我县申报的《“接诉即办 未诉先办”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打造社会治理新模式》一举荣获“新质发展典型案例”奖项,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涟水经验”,标志着我县基层治理创新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10月1日,县委书记洪然主持召开全县产业链招商工作专题会议,号召全县上下同心,激发干劲,全面掀起新一轮招商选资强大攻势,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近年来,我县以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基层治理,创新打造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扁平化服务,打造全国知名的“涟快办”营商品牌,工作“全身心”,服务“沉一线”,让更多的企业和群众得到“红利”。“双节”期间,有不少的建设者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好时光,抢时间、赶工期,用火热的建设场景共同庆祝共和国生日和中秋佳节。在涟水经济开发区,涌动着蓬勃发展热潮,江苏米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大型机械设备全部开机,江苏科佳高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高端智能五轴机床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紧张有序地施工,江苏宏兴覆铜板项目建设现场,同样也是一片忙碌景象。

在当初,投资约20亿元的江苏宏瑞兴覆铜板项目仅用30天就完成土地预审、环评等级全流程服务,创下“拿地即开工”新标杆。自开工以来,我县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服务专班做到“快准好”,“贴心”式的全程跑腿、“滴灌”式精准服务,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节后设备将陆续进厂。如此高效的建设速度,正是我县积极践行“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持续擦亮“涟快办”项目服务品牌的真实写照。像这样的事例,在我县还有很多很多。

2月7日,“涟快办特战队”将年产10万吨电子级玻璃纤维零碳智能生产线建设办结最后一道手续,市长顾坤向巨石淮安公司颁发“五证”;沙奇医用新型热敏材料项目7小时办结“五证联发”;辛巴特种光伏玻璃年产2280万平方米双玻组件用光伏玻璃深加工项目6小时实现“交地即发证”……我县创新推出项目代办“12345”工作法,“一网通办”,通过不见面审批、数据整合,兼顾电子政务,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展示出强大的活力,每一个项目落地前后,就会得到“五项服务”,即“一流队伍”全程办、“两张清单”保节点、“三极服务”高效能、“四最环境”兑承诺、“五新项目”走在前。

“项目得以快速推进,离不开‘涟快办特战队’人员的全程服务和付出。”威尔森项目负责人孟祥伟说。威尔森(淮安)生物科技项目,位于高沟镇食品产业园内、年产5万吨变性淀粉及食品配料,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短短的45天时间。“涟快办特战队”协调发改、住建、资规等审批部门窗口,流程简化、现场办公,打通绿色通道,采用“容缺办、并联办”模式,帮助企业免提交营业执照、身份证明等材料9份,实现项目“零跑腿”办结“五证联发”。

政务服务窗口一体化管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政府形象提升。我县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注重特色亮点精准打造,率先在全市创新推出“一企来办·涟快办”企业服务模式,实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快速解题”;成立“涟快办”“不打烊”政务服务联盟,保障假期“不断联、不断网、不打烊”,构建起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体系。无论是客商还是群众,这里办事,大多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去年以来,“涟快办特战队”服务重大项目315个,新代办项目87个,推动35个项目“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全市首创并实现12个项目“零跑腿”办结“五证联发”,有效解决问题1200余个。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县聚焦老旧小区改造、问题楼盘化解、道路交通改善等事关民生大事的热点难点问题,定期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整合各项资源,实现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办理,“接诉即办未诉先办”, “热线+网格” “热线+营商”“热线+督查”多措并举,探索从解决“一件事”向治理“一类事”延伸,实现惠企便民与政务热线“双向奔赴”,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走深走实。近年来,我县先后投入约24亿元,共化解问题楼盘24个、更换维修电梯200余部、新建维修5800余盏路灯、新建雨污管道156km、疏通堵塞排水点200余处。

 

记者手记:家事、国事、天下事,基层治理是大事。让群众满意,让客商满意,是服务型政府的本质。我县的政务服务不仅是说得掷地有声,还有“涟快办”的“行动快”。“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涟水速度”不断被刷新,其背后是党委政府的一种责任和担当,体现开放包容的态度、高效务实的作风,相信,立足发展新坐标,我县必将以发展高质量推动人民群众生活高质量。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