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网格访民情 全域服务解民忧
■ 通讯员 陈瑶瑶
“唐书记,你们常来走访记下的路窄问题解决了!你瞧这路多宽敞,会车再也不用来回倒腾,现在接送孩子别提多舒心。”秋日傍晚,保滩街道新港北村村民李大爷站在村口新拓宽的道路旁,拉着回访的村书记不住道谢。自全域网格化民生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这样充满暖意的互动在保滩街道的村头巷尾不断上演。在“幸福保滩温情家”的建设路上,街道以网格化走访为特色抓手,全体网格人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民忧,让每一份诉求都被倾听,每一个期盼都有回应。
网格织密走访网
五级联动全覆盖
“刘哥哥,你看!我现在知道看书要离远一点啦!”张渡村的小雅举着刚领到的视力表,仰着小脸跑到南京大学志愿者刘同学面前。每周,刘同学都会跟着街道走访队一起走进村庄——这支由街道在职人员、村“两委”成员、后备干部和网格员等组成的队伍,正是保滩街道网格化走访的核心力量。
为让服务精准触达每个角落,保滩街道创新构建“1+5+N”民生网格体系,即以街道指挥部为核心,总网格长、网格长、分片网格员、微格包联员、微网格员五级力量层层联动,再联动大学生志愿者等N方力量协同发力。各级网格人员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实现网格走访“无死角”。
网格聚焦办实事
诉求闭环快响应
李大爷点赞的村道拓宽工程,正是网格化走访中,分片网格员反复收集、上报的高频诉求。这条曾让村民头疼多年的“会车难”路段,经网格长统筹协调、总网格长督办推进,如今不仅路面宽敞通畅,还建起了木球比赛场地,成了名副其实的“舒心路”“幸福场”。
小雅的视力检查,同样是网格化走访解民忧的生动缩影。“谢谢你,大哥哥!上次你跟着走访队来,记下我们想测视力,村里很快就组织检查了!”拿到视力保护手册的小雅,向南大刘同学认真道谢。这背后,是微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记下孩子的“小烦恼”,经网格层级流转后,走访队迅速协调卫生院开展视力筛查。截至目前,通过网格化走访收集的142条问题建议中,54条由微网格员现场办结,42条经网格长协调解决,12条由总网格长督办推进,共108条已落地见效,每一条建议都精准回应着群众的“急难愁盼”。
网格筑牢长效基
服务精准不打烊
“网格化走访,就是要让网格成为民生服务的‘固定哨’,不是一阵风,而是常流水。”街道干部的话,道出了网格化走访的初心。为避免走访“雨过地皮湿”,街道依托网格体系构建长效服务机制,让网格服务从“一时办”转向“长久护”。
街道通过建立三级响应长效机制,明确不同网格层级的处置时限与责任——简易问题由微网格员或网格长3天内办结,同步录入网格台账;一般问题由分片网格员牵头协调,15天内反馈解决进度,确保群众随时能查;复杂问题由总网格长牵头,联动街道科室、村(社区)等多方力量,30天内召开议事会专题会办,形成“受理-处置-反馈-归档”的闭环流程,杜绝“问题悬而未决”现象的发生。
从晨光中的日常走访,到暮色里的问题反馈;从田埂上的政策宣讲,到农家院的欢声笑语,网格化走访正像一张细密的“民生网”,兜起“幸福保滩温情家”的每个角落。一件件民生实事在网格内落地,一股股温情暖意通过网格传递,让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在网格服务中感受家的温暖、收获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