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社区:“三小一微”工作法为社区居民幸福“加码”
■ 通讯员 刘岳文
近年来,涟城街道莲花社区党总支针对社区内设施老旧不完善、居民参与度不足、群众诉求多元化、矛盾复杂化加剧等突出问题,坚持党建引领,秉持“以人为本、多元共融、共治共享”的理念,探索并实践“三小一微”工作法,即小切口、小公约、小项目、微协商,以协商议事为行动机制,以民生项目为重要抓手,坚持网格化治理,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议、难在格中解”,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增强党建引领力。由党总支引领、社区统筹,察民情、聚民意、解民忧,从解决群众最关切、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倾力办好“开门一件事”。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核心抓手,深入推进民生微实事工程,涵盖停车位不足、下水道不通、小区毁绿种菜、特殊群体关爱等急难愁盼问题,特别是完成了孙吴组中心路硬化、金莲花小区下水道改造等,受到群众赠送锦旗感谢。通过精细化服务与精准化举措,切实增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营造了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
“小公约”助力“大治理”,增强居民自治力。莲花社区将居民公约作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催化剂,充分发挥居民公约在社区治理中“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积极作用。聚焦楼道杂物与电动车停放等老大难问题,广泛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楼栋长等,通过入户走访、线上问卷、座谈调研等方式,收集居民对环境优化、设施维护及文明素养提升的意见建议,健全并完善居民公约,倡导公序良俗,强化公约在自治、服务、教育与监督中的核心功能,实现人人都是制定者,人人都是遵守者,人人都是当家人。
“小项目”汇聚“大智慧”,激发自治创新力。一系列民生项目的实施,有力推动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与居民间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作用。通过“组织、人心、创新、协调、治理、服务、发展、共享”八维融合,深入推动“涟心万家”行动,着力构建“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党员楼栋长”三级网格,成立8个小区党组织,选配91名小区楼栋长。着力打造“红色物业”,龙源国际南区小区党支部先后被授予省“党建引领红色物业示范点”“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并入选“全省红色物业惠万家 党建引领物业管理示范点”优秀案例。联合县医保局、金城学校等共建单位及社会组织,常态化提供爱心理发、健康义诊、助老送餐等志愿服务,汇聚多方合力,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新格局,显著提升治理效能与服务水平。
“微协商”释放“大效能”,激发治理内驱力。莲花社区党总支持续完善“微协商”机制,搭建“家议事”平台,以社区大协商为引领,网格小协商为支撑,工作室微协商为补充,不断织密共治之“网”。在“微协商”下,实现多方协同联动,妥善解决公共设施改造、场地开放利用、休闲座椅更新、文明养犬劝导、垃圾分类推行及社会矛盾调处等六大类问题,全面回应治理需求。同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热情,推动公共事务民主化、管理规范化,显著优化社区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实现共建共享的美好愿景。
面对日趋多元化、复杂化的社区治理挑战,莲花社区党总支坚持以“三小一微”工作法,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与品质,让更多居民走出家门、融入公共事务,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动到主动,让社区活力得以充分释放,让社区治理渐趋多元化与专业化,让居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新变化与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