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州路社区:以“小”见“大” 擦亮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成色
■ 通讯员 刘岳文
本报讯 近年来,涟城街道涟州路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四小四大”,着力提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以服务上的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新场景,实现硬件上有改善,软件上有提升,功能上有突破,服务上有实效,聚力打造集中心引领、资源整合、多元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阵地。
“小改造”实现“大提升”。近年来,涟州路社区持续加大对党群服务中心空间布局优化、服务功能完善、环境氛围提升力度。特别是进行去行政化、去形式化的亲民化改造,改变了设施不多、办事不便、服务不精的状况,真正实现阵地为民而建、为民所用。一是坚持居民需求为导向。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服务需求、特色亮点进行充分挖掘,开展社区开放日活动,问需于社区居民,让亲民化改造后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二是坚持优化空间布局为目标。按照“服务区域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的原则,合理规划空间布局,设置图书阅览空间、文创工作坊、茶饮休闲区等核心功能区域,使党群服务中心成为集学习、交流、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三是坚持提升服务质量为宗旨。聚焦服务群众的效率和便捷性,推行“一窗受理”“帮办代办”“上门服务”等便民举措,化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确保群众能在一个窗口解决多个问题,减少办事的时间和成本。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线上服务平台,提供预约、咨询、办理等业务,随时随地为居民提高服务。
“小队伍”撬动“大治理”。近年来,涟州路社区以在职党员双报到机制为抓手,全面打造志愿服务“生力军”队伍,常态化开展社会治理、文明创建、民生保障、安全隐患排查、防诈宣传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真正将志愿服务融入到社区基层治理之中,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注入“红色能量”,形成社区建设的更强合力。
“小阵地”促进“大融合”。通过提挡升级、布局优化,进一步强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功能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文化阵地共建融合。以党建引领文化为核心,针对不同需求、不同问题、不同人群开展活动。去年以来,已举办健康讲座、科普教育、文艺汇演、亲子育儿等各类主题活动10余场,参与活动1000余人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加强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断增强居民之间的凝聚力、居民与社区之间的粘合力,促进社区和谐氛围的营造,用党建融合促进工作融合和感情融和,切实成为凝聚群众、引领群众的坚强阵地。
“小服务”惠及“大民生”。聚焦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提升民生满意度为宗旨,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做起,依托网格化管理,在矛盾调解、民生保障、政策咨询等方面开展“解民需、帮民困、慰民心、暖民情”便民服务,惠及社区居民4000余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