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网站首页 社会 详情

致敬涟水警营里的“她力量”

2025-03-10 09:08:19

■ 融媒体记者 马凌云 通讯员 周培雷

编者按:今年3月8日是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妇女发展、关心和支持妇女事业的浓厚氛围,特开设“巾帼风采录”栏目,进一步展示全县各行各业女同胞健康向上、创优争先的精神风貌和先进事迹,共建和谐社会,助力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百强县贡献更多“半边天”力量。

在涟水公安队伍中,女民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忙碌在公安战线的各个角落,用女性的细腻、坚韧和胆识,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撑起了公安工作的“半边天”,是当之无愧的“最美警花”。

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涟水县公安局的部分女民警,倾听她们的故事,感受她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执着与担当、柔情和奉献。

赖华军:保管档案的“幕后女警”

赖华军目前担任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科长,负责全县公安档案等工作,是全市公安机关初级教官。

赖华军精通档案管理等业务。她勤学习、善研究、肯思考,思想积极上进,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水平过硬。坚守在档案工作岗位十余年,她尽心尽职、任劳任怨,克服任务重、人手少的困难,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用心经营各项工作,努力创造佳绩。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县公安局档案工作质态取得显著成绩。

张敏:户籍窗口的“为民女警”

张敏现担任黄营派出所户籍兼内勤民警,入职后,她就挑起了户籍、内勤、社区等重任。面对繁杂的工作,她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把内勤岗位当成锤炼自己的“战场”,主动加班加点学习业务知识,提升应急协作能力,很快就从一个内勤新手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

户籍窗口就像一个小小的人生剧场,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张敏就是这小剧场里最温暖的“记录员”。“群众的事不能拖,明天再早也是晚”,这是张敏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王老夫妻是一对腿脚不便的失独老人,因儿子猝然离世,外省儿媳妇户口回迁一事成了他们最大的心病。张敏得知这一情况,主动上门做好解答,并多次进村走访调查,以最短时间为其办理了落户手续,并亲自将户口本送到老夫妻家中,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架起警民关系的“连心桥”。

侍昌玲:有条不紊的“管事女警”

“报表发过去了,请查收。”“打印机坏了,我这就联系师傅来修。”“收到、马上处理、马上联系……”

侍昌玲是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的一名内勤民警,日常工作就是与“细、繁、杂、忙”挂钩。虽然工作很繁琐、很辛苦,但她从不畏惧,经常加班加点,将工作做得很出色。正是这种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以身作则的奉献精神,让她慢慢地褪去青春的青涩,逐渐走向成熟。

内勤工作是一项既辛苦、又清苦的脑力劳动,侍昌玲没有惊天的壮举,也没有感人至深的事迹,但她对工作总是那样的专心致志。在公安交警工作的岗位上,她用实际行动描绘着奋斗的青春,用自己实实在在、一点一滴的付出,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胡雅洁:传递温暖的“阳光女警”

胡雅洁是朱码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从警以来,她扎根基层,以兢兢业业的态度,无论是面对处理户籍档案、接待办事群众,还是协调所内各项琐碎事务,她都一丝不苟,以极高的热情和责任心,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差错,用坚守与担当书写别样芳华。

走进基层社区,胡雅洁化身倾听者,用细心和耐心捕捉百姓的忧愁与烦恼,她以女性的细腻,精准化解居民遇到的各种难题。户籍窗口,是她服务群众的舞台,和善与包容是她的代名词,对于一些特殊困难群体,她主动上门服务,把温暖送到群众家中。每一次上门走访,每一回业务办理,她都全力以赴,用心服务,让群众的笑容从眉头绽放至心间,温暖了整个辖区。

赖华军、张敏、侍昌玲、胡雅洁,她们是涟水公安女警的一个缩影。她们,用真诚和行动,诠释着人民公安的忠诚,用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展现了新时代女警的飒爽英姿。时代属于奋斗者,春日的警营,铿锵玫瑰持续绽放。

向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涟水公安女警致敬!

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