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网站首页 社会 详情

大楼社区:艺达名都小区善治有“法”宝

2024-12-16 09:43:10

■ 通讯员 赵天娇 刘岳文

本报讯 近年来,涟城街道大楼社区艺达名都小区党支部深耕“聚邻力惠邻里”党建品牌,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在“亲邻微家”设置书记面对面、近邻活动室、为民工作坊、淮剧工作间等亲邻区域,探索多方协调和“睦邻合伙人”机制,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不断丰富小区特色化服务菜单,不定期开展便民、惠民、乐民活动,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阵地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居民融合度和粘性,实现“涟心万家”。

“称心如意”法。艺达名都小区党支部探索“议达民都”工作法,围绕“议”出和谐。利用小区平台作为“议事厅”,通过“唠家常”“讲道理”化解矛盾,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坚持“达”为目标。社区小区党支部和小区物业联手,努力畅通小区道路、进出口、电梯、消防通道等;聚焦“民”心为先。为小区和居民装大门、划车位、修水管、搭电梯、办产权,解决居民的“关键小事”;秉承“都”字准则,打造先锋队伍、构建“合伙共建”平台,组织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努力让居民“都”满意。

“四题同答”法。艺达名都小区党支部积极构建物业党建联建新思路,探索“社区公益主导—共建协力支持—业主低价有偿”合作模式,实现阵地共建、活动联搞、资源联享、服务联做。同时建立居民出题、联席议题、多方答题、群众评题的“四题机制”,定期联合驻区和共建单位党组织与小区物业共同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小区消防通道不畅、电梯坑积水、餐饮商铺油烟、充电桩短缺、停车位不足等22个存在问题。

“戎耀先锋”法。艺达名都小区共有33名党员业主,其中退役军人党员7名,他们虽然军装已褪,但奉献热情不减,坚持以“传承戎装精神,弘扬时代能量”为己任,自发打造了“军魂永在”的小区志愿服务站,常态化组织开展主题党日、专题讲座、说事议事,以及“志愿服务我先行、我为小区做贡献”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服务站累计开展活动30余次,协商解决民生实事问题50余个,惠及居民200余人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好、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联商联议”法。艺达名都小区充电桩短缺问题由来已久。今年以来,小区党支部在社区党总支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践行“三步走”工作法,第一步优化“联”机制,通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商定停车位租赁、出售和改造方案;第二步强化“议”治理,召开“圆桌”议事会、业主大会,成立“小艺调解工作小组”,汇集众智,融聚民心;第三步链接“N”资源,按照小区实际选择充电桩车位区域,经县住建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确认后、协调涟投控股组织实施。目前已增设120个充电车位,有效解决了小区居民充电难题,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集议办督”法。艺达名都小区党支部积极探索“面对面交流、心连心议事”微治理工作模式,坚持以党支部引领为核心,探索运用“集议办督”议事法解决居民急难愁盼,推动小区硬件配套和软件服务双重升级,联合党建、社企、物业、公益“四大合伙人”为小区治理提速提效,推动老旧小区环境不断改善,设施不断完善;墙面换上“新装”,看着更舒心;车棚安全隐患解除了,用着更放心;电梯运行正常了,乘着更安心。

“服务聚民”法。艺达名都小区党支部针对基础设施老旧、人口老龄化严重、社区资源分散、居民诉求多元等诸多情况,创新实施“365”治理模式,通过建强党员、网格员、志愿者“三方力量”,做优党建、便民、文化、平安、政务、议事“六项服务”,用好党建联盟、网格共融、平战结合、组织联建、小区议事“五项机制”,不断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实现党建引领群众自治,打造居有所安、幼有所育、老有所乐的美好家园。

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