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华:26年用爱撑起三个人的希望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无论寒冬酷暑,在朱码街道桃柳村,总能看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推着一个身患残疾的女人在广场晒太阳,或是在家门口教弟弟做饭、洗碗,这个人就是杨宝华,一个一年365天一天都不能离开家的人。二十多年来,他任劳任怨抚养侄子长大,照顾嫂子吃饭、洗漱,用爱支撑起一个家。
杨宝华为人随和,待人友善。他父母早逝,兄弟三人从小相依为命,家境非常窘迫,弟弟杨宝忠还患有智力障碍,哥哥杨宝明每天起早贪黑,辛苦工作艰难维持着家计,而杨宝华则主动承担起照顾弟弟及家庭的责任。
早年间,哥哥杨宝明娶了残疾人呼建花为妻,婚后不久,便生了一个孩子。随着孩子的到来,家庭的负担也越来越重,这也让杨宝明更加犯愁。为了减轻哥哥的负担,于是杨宝华决定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7年,哥哥杨宝明觉得身体不适,检查后发现已是癌症晚期,远在外地的杨宝华得知消息连夜从外地回来,筹钱为哥哥治病。可是病魔无情,不久,哥哥病重离世,留下了残疾的嫂子、幼小的侄子和智力障碍的弟弟。哥哥去世后,因治病花费较大,杨宝华也因需要照顾一大家子无法外出务工,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嫂子呼建花的情绪一度很糟糕,失去了精神支柱,吃、喝、拉、撒样样需要人照顾,孩子还太小,更是离不开人,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此时的杨宝华明白,自己必须承担起家庭重担,不能让这个家就这么完了。他强忍悲痛,一边鼓励嫂子面对现实,一边承担起照顾年幼侄子、残疾嫂子和智力障碍的弟弟。
哥哥杨宝明去世以后,周围有许许多多的质疑声:“他能照顾他嫂子、侄儿、弟弟这么多人吗?”“肯定不会!”面对这样的声音,杨宝华没有辩解,而是选择用行动说明一切。在村里,总能看到杨宝华推着轮椅带着嫂子晒太阳,周到地照顾嫂子的一日三餐;面对智障的弟弟,杨宝华省吃俭用,让弟弟吃饱穿暖;他尽心尽力培养侄子,尽自己最大力量为侄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帮助培养侄子一技之长,让他自食其力。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壮年到花甲,现如今已经68岁的杨宝华仍然照顾着56岁的嫂子和64岁的残疾弟弟,他用爱苦苦支撑着这个家,用二十多年的行动兑现自己对家人的承诺。
杨宝华的事迹深深感染周边村民,也在村民中传为美谈。“杨宝华真的不容易啊,对家人不离不弃,一个人照顾3个人,还照顾得那么好,这是对良好家风的最好诠释,我们都很佩服他。”村民们充满敬意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