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社会 详情

“教育世家”三代四人 传承情怀共育桃李

——记大东学校教务处主任臧子沁家庭

2024-09-20 16:40:22

■ 融媒体记者 马凌云

 

从小受祖父、外祖父和母亲工作的影响,长大立志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臧子沁,2020年6月从淮阴师范学院英语师范专业毕业后,如愿以偿走上三尺讲台,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教师梦想,目前担任大东学校教务处主任,同时还负责七年级双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兼班主任工作。

谈到家里的几位前辈,臧子沁满脸自豪。从20世纪50年代祖父、外祖父走上三尺讲台,母亲在20世纪90年代从事教育工作,到今天臧子沁担任教务处主任,三代四人不忘初心,传承情怀共育桃李,用知识的力量照亮一代又一代学子的前行之路,用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完美诠释了教育的真谛。

 

祖父:“神一般存在”的全能老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臧子沁的祖父今年已经86岁了,他是小子沁心目中的大英雄,似乎什么都会,就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20世纪50年代,小子沁的祖父在当时的唐集公社担任代课教师,尽管由于贫困、没有接受正规培训,但是因为热爱教师这份职业,其祖父几乎包揽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音乐、美术等所有教学任务,在物资极度匮乏的那个年代,上完课后还自己动手刻字印试题,制作了400多种直观教具,并带着部分教具前往淮阴市进行公开课演示,小子沁亲眼见过祖父收藏的厚厚一沓表彰证书,有市级、县级和唐集公社的,每一份表彰和荣誉都见证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辛劳付出。

在小子沁幼年时期,她见过祖父徒手绘制的中国地图,在刚学会写字的时候被祖父手把手教过硬笔软笔,在夏天的晚上聆听祖父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和《赛马》等曲目,在那个没有现代技术、没有网络甚至没有电视的年代,掌握这些技能不知道需要花费老人多少时间和精力,但毫无疑问,祖父是非常热爱教育事业和他的学生的,他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光辉形象。

 

外祖父:放弃省城工作回乡的严厉老师

 

小子沁的外祖父出生于1935年,2018年去世,他的事情大部分通过其母亲了解到的。外祖父小时候吃不起饭、念不起书,但是外祖父作为家里“最聪明”的孩子,仍然享受到了家庭的特殊关注,即便是食不饱腹,仍然手不释卷,家里也全力支持外祖父外出读书。后来,源于对故乡的关爱和对亲人的思念,更为了让每一个家乡的孩子都有读书机会,外祖父放弃在南京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乡担任代课教师,尽管当时每月工资不到10元,一家人却生活得非常开心、其乐融融。母亲告诉小子沁,外祖父是一个很“坏”的人,平时对学生要求严格、说一不二,而且表情严肃、不随便说笑,学生们对他既非常害怕但又特别尊敬。

但在小子沁印象中,外祖父的形象却是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温和、节俭但是对小辈很慷慨的小老头,会在每次去看望他老人家的时候悄悄往小子沁的口袋里塞钱,会一脸疼爱、笑眯眯地看着小子沁说:“你要快快长大,等上班之后再把钱还给我。”遗憾的是,外祖父没有亲眼看到小子沁穿上学士服毕业,更没有看到小子沁走上三尺讲台的样子。

 

母亲:爱心满满师德高尚的和善老师

 

小子沁的母亲1991年开始在唐集学校教书,她长期扎根农村,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以校为家、师德高尚,积极参加教师培训教育,更新教育理念,模范履行教师职责,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从事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且成绩遥遥领先,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小子沁和母亲住在学校20来平方米的宿舍里,度过了小学的六年时光。母亲对待工作十分认真负责,关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更是加倍关爱,是学生眼中的严师慈母。2021年8月下旬,母亲不慎扭伤腰部,医生建议住院修养半个月,她说学生的课不能耽误,仍然绑着束腰带上班。

不论作为家人,还是作为一名老教师,母亲都能在第一时间给予小子沁莫大的帮助,教她如何跟学生相处、如何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如何与学生交流,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帮助下,小子沁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华丽转身。

“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基本型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型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因此,臧子沁走上讲台之后, 一直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几年时间已取得了累累硕果:工作第一年就荣获全县初中英语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23年12月获得县“润心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情景案例一等奖,2024年6月获得县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臧子沁和她的家人,数十年如一日用责任信念演绎了教育接力,用朴实无华的言行诠释了执着追求,用桃李满天下收获了幸福人生,也让这个“教育世家”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幸福和自豪。

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