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涟水:激活干部队伍 打造百亿项目“强磁场”
江苏淮安涟水县近年来将工业和教育作为发展重点,激发干部队伍热情,连续上马4个百亿项目,今年上半年新签约30亿以上项目4个。在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榜单上,涟水从2020年的第170名攀升至2024年第86名,成为江苏最年轻的百强县。
培育创新沃土:参天大树撑起广阔发展空间
2024年,总投资超100亿元的淮安阿特斯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在涟水开工,这是继今世缘智能化厂区、捷泰科技、巨石玻纤之后,该县的第4个百亿级大项目,也标志着涟水三大工业主导产业搭建起“四梁八柱”。
记者采访获悉,今年上半年,涟水4个百亿项目面对市场风浪波动小、稳得住,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这两年光伏行业波动调整,而我们公司效益稳定。大客户的订单给了企业持续投入研发、坚定升级上新项目的底气。”阿特斯涟水项目负责人介绍。
长达600多米的生产线,高达26.3%的太阳能转换率,这是百亿项目捷泰新能源的技术实力。作为涟水新能源产业链主企业,捷泰签约后,相继吸引了睿晶石英、亨芯石英、众力光伏组件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前来深度合作。阿特斯和捷泰的到来,帮助涟水构建起涵盖石英、电池、组件、边框等关键环节的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格局,上半年产业链投资与销售势头不减。
涟水的另一个百亿项目巨石玻纤,今年上半年同样稳中有增。2023年巨石项目开建后,2024年5月一期投产。记者在现场看到,炎炎夏日,毗邻一期的巨石二期正在加紧建设,而与巨石配套的宏瑞兴30亿元覆铜板项目也在不远处施工。“我们的玻纤产品,广泛运用于6万多种产品制造,国内需求旺盛,目前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巨石集团涟水项目负责人介绍。
百亿项目如同雨林中的高大乔木,为灌木层和林下植被撑起广阔生长空间。今年上半年涟水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3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4个。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从2021年的214家,增长到2025年上半年的424家。
大企业数量翻倍,小企业活力充沛。涟水县经济开发区为小微企业建设的标准化厂房,一期18万平不到半年预定一空,二期30多万方正在加紧建设。
工业规模增长,科创实力增强。目前涟水已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录4户,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11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4户,上半年新获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7户,工业创新力不断增强。
“涟水发展工业,有过一段曲折历史,促使我们吸取以往教训。”涟水县委书记洪然介绍,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涟水曾经有较为完整的轻工业体系,饮料、轻纺,甚至电视机厂等,但是后来没有坚持走工业化道路。唯一办得比较好的就是今世缘酒业,经过不断转型升级,给涟水地方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涟水确定了以工业突破带动一三产业发展的目标。主抓龙头项目、产业链招商,加速形成主导产业链。“虽然工业取得了阶段性突破,但我们不会就此止步。”
激发干部活力:担当作为敢于解决难题
大项目是各地招商竞争的重中之重。地处苏北的涟水连续吸引众多百亿、十亿项目,这种“强磁场”是怎样造就的?
“巨石集团投资涟水前,已经考察了国内30多个地方,经过市县领导多次争取才来涟水考察。”涟水经开区负责人介绍。巨石集团董事长张毓强考察当天提出了两个顾虑:一是巨石的项目规模大,希望走水运降低物流成本。涟水并不沿江靠海,虽然有河道,可是航道等级较低,仅为3级;二是出口产品的碳排放日渐严格,企业希望建设零碳厂区,而涟水是以火电供能为主。
得知这两个顾虑后,涟水事不过夜,当晚组织部门会商研究如何解决企业顾虑。第二天一早准备离开的张毓强拿到回复后,感叹涟水干部的诚意与担当。
涟水招商的另一个特点是快。嘉立创电子科技从签约到开工用了60天,捷泰项目实现21天签约、51天开工,阿特斯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30天……涟水县数据局持续打造“涟快办”服务品牌,累计为355个重大投资项目提供代办服务,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推动124个项目“五证连发”,在投资者中有口皆碑。
招商吸引力说到底是干部执行力。涟水组织部门介绍,近年来,涟水出台七条举措,鼓励支持干部一线建功立业,推动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为想干事者、能干事者搭建“提升平台”“出彩舞台”。
在涟水经开区,“招商老兵”党工委副书记沈超是有名的老黄牛。2006年以来,他平均每年有250天以上奔走在招商一线,每年行程约4万公里。近年来,沈超年均收集有价值信息超百条,主导或参与成功落地项目累计22个,其中5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3个……而面对“老黄牛”这个称呼,他谦逊地说:“涟水有很多和我一样的招商人,常年在外奔波,这个称呼属于大家。”
在培养激励专家型干部和年轻干部方面,涟水多次破格提拔国企负责人担任政府职务,提拔基层科员直接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等。2023年涟水还拿出8个镇街事业编制,面向全县在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公开选聘。
为了让干部放下顾虑轻装简行,涟水纪检部门还出台办法,鼓励干部敢为敢闯,并对多名为工作触碰法规,但是没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干部免责。为了切实给基层干部减负,涟水专门设置了村级观察员,收集基层负担情况及时上报减负办。
2023年被江苏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全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工作联系点,全省县(区市)仅2家。
提升教育水平:兜牢民生服务底线
“明厨亮灶”的食堂、24小时供应热水、独立卫浴、冷暖空调……过去,这样的学校对于农村孩子来讲近乎奢望,但在涟水乡镇寄宿制小学几年前已成现实。
涟水教育提升从最薄弱的农村基础教育做起。涟水县户籍人口超百万,有二、三十万人常年在外打工。2021年经过4个月摸排,统计出全县有1.2万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在各乡镇村普遍存在,他们的家庭存在各种各样困难,普遍缺少照料,如果学习环境不好,极易厌学辍学。
2021年,涟水县财政投入2000余万元,选取时码学校作为农村寄宿制样板小学进行试点改造。2022年,涟水县投资1.85亿元,在高沟镇新建一所高标准寄宿制红日小学。这两所学校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实行免费住宿、伙食减半、免费接送,特殊困难儿童食宿全免的政策。
“学校有书画艺术、音乐舞蹈、劳动实践等多种社团活动课程,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涟水县红日小学学生小颖(化名)说。目前,两校共有在校寄宿学生485人,已经累计为781名儿童提供寄宿制或全托服务。
小学放学较早,父母未下班,爷爷奶奶照护困难,这是许多家庭的难题。涟水县民政局经过调研,指导全县各镇街、社区建立公益性“六点半课堂”,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选配低龄退休老师、在职老师、社工、志愿者等,每周一至周四的下午6点半,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一个半小时的免费学习或兴趣爱好活动。课堂还与南航20名“小红花志愿者”,定期开展手工制作、趣味科学实验等联学联教活动。
岔庙镇“六点半课堂”由开班时5名增加到现在的24名,13岁留守儿童小艳,原本性格内向,如今上台讲故事、背古诗,还分享《安徒生童话》给奶奶听。
民生实事做细做实是涟水一大特色。2024年,涟水县投入5千多万元改造老旧小区30.18万平方米,惠及3400余户。改造前广泛听取民意,统筹解决小区绿化、管道铺设、电线清理、停车位安置等问题;改造中加强监管;改造后成立物业,解决没人管、管不好等问题。
在道路改造中,涟水同样以民意为先,先后缓建2条非迫切需要,且投资额高达几十亿元的高速公路。在居民区路网改造中,注重分段封闭施工,尽量减少扰民,减少路边商户损失。如今驾车行驶在涟水县城,会发现道路宽阔四通八达,城市与农村道路融为一体。
“涟水是投资者福地,不仅投资项目运转良好,我的小孩来涟水也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和高中培养,今年高考考上了自己向往的大学。”一名福建来涟投资者告诉记者。
记者 邓华宁
(来源:11月4日新华社客户端江苏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