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向前 民生向暖
——涟水上半年推进民生实事综述
■ 融媒体记者 樊 荣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民生是篇大文章,民生幸福的画卷,是一幅需要接续努力、久久为功的长卷。
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民造福,共同富裕的最终落点是让群众的“幸福指数”更有质感、更可持续。今年以来,面对“民生”这道时代考题,县委、县政府始终紧紧围绕百姓实际需求,着力在就业、教育、“一老一小”、出行等58项民生实事项目上下功夫,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最在乎的事、最牵挂的事、最期盼的事,全县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有序推进,硕果累累。
公共服务回应“民之所盼”
7月6日,2025年涟水县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涟水滨河吾悦广场一楼中庭举办,60余家企业齐聚一堂,为广大求职者带来了1000余个优质就业岗位,涵盖了互联网、教育、金融、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应届毕业生开某已给多家企业投递了简历:“老家现在的就业机会一点不比大城市少,本来面临毕业,压力还是挺大的。这下好了,不用一个人在外面漂泊了,还可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涟水聚焦“产业带动就业,创业促进就业,培训提升就业”,强化用工服务、激发创业活力,开展技能培训、落实补贴政策,全力做好基层就业服务,让越来越多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1-4月份实现新增就业1820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人数1203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491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300人,推荐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750万元。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今年以来,我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1+2+N”结对办学机制,以县中为核心,统筹教育资源配置,巩固提升“2+4”贯通培养模式,实施好“涟校连家”关爱工程,全面落实关爱激励教师九条措施,加快县中振兴。2025年高考再创佳绩,重点高校达线人数较2024年翻一番,实现了“一年更比一年好”。
我县还不断深化综合医改攻坚,加快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引导县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着力构建优质资源扩容均衡、城乡基层服务健全的医疗卫生体系。并立足发展实际,统筹推动主城更新和新城建设,精心打造清水塘片区现代都市田园,积极拓展首店、首秀、首展等新消费场景,不断提升城市功能。
暖心守护关爱“一老一小”
“街道搞这个暑托班,既解决了我们的看护难题,又让孩子远离了手机,特别暖心。”7月7日,保滩街道“爱心暑托班”开班仪式上,家长代表肖女士开心地说。
高温酷暑,但五港镇22个村(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村部会议室里凉风习习,热水、防暑药品一应俱全,饮水、热饭、如厕等基础服务全天候“在线”。“这里凉快,还有人说话,比在家里开风扇舒服多了!”前营村的党群服务中心里,一场精彩的象棋对决正在展开……
今年以来,涟水精准配置养老托育服务资源,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规范合作,优化提升农村敬老院“县建县管”运营机制,建好区域养老中心,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加快“托幼一体化”发展,持续落实困境儿童常态化“主动发现”机制,丰富“六点半课堂”儿童关爱品牌内涵,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投入近300万元对涟水县康乐儿童康复中心进行规范提升,不断建强儿童福利服务阵地。从稚子幼童到耄耋老人,尽力让每一颗心灵都有所归属。
一个家庭,一老一小,两头牵挂的都是民生。把每一件“身边小事”,都办成可知可感的“幸福事”,是涟水兜底民生幸福的目标。如何进一步减轻“一老一小”家庭负担,涟水交出了温暖的民生答卷:以养老互助睦邻点、社区助餐点、残疾人居家照护、“六点半课堂”等暖民心行动为抓手,用“小切口”助力小家庭减负担,用更贴心的社会服务托起了“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精准施策破解急难愁盼
民生幸福是什么?是解决好急难愁盼,哪怕小到一个停车位,也需要细细筹划。涟城街道果林路片区带有城市老旧小区的典型特征,路面破损、线路布局混乱、雨天时污水四溢等诸多问题,给居民出行、生活等造成不便。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以老旧小区的“颜值”与功能提升作为改造的核心,通过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根治积水顽疾,新增非机动车停车位缓解“停车难”,硬化道路、翻新外立面、修缮楼道内部、重做屋顶屋面防水让果林路片区的各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实现“逆龄”蝶变。
办好老旧小区改造这一民生实事,关键在“民生”两个字。老旧小区需要的,不仅是改“面子”更要改“里子”。找到“给生活带来不便”的种种痼疾,去改造、去解决。同时,盘活资源、注入新产业、引入新主体,为老旧小区带来活力、增强宜居度,让人们共享现代化的便利,承载起对理想生活的新期许。
据了解,2024年以来,涟水聚焦居民反映的“难点”“痛点”,投资5153万元对淮浦人家、涟洲人家、军民中心村四期、淮文宿舍楼和果林路片区等9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涉及30.18万平方米、3400余户居民。目前正在对临淮门古街、圣特机关宿舍楼、老涟中宿舍区(南区)、淮浦小区、桃李苑小区、今世缘小区等6个小区进行改造。自2015年以来,我县共改造老旧小区102个,总投资约1.9亿元,改造面积达308.64万平方,惠及28857户。
我县还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建成“连心路”,城市道路更加高效快捷,城市内畅外联水平实现质的提升,涟水交通承载力、集聚力、辐射力不断增强。“十四五”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近40亿元,新改扩建城乡公路、市政道路100多公里。
民生为大,见微知著。也许是下班族通畅无碍地停车,也许是推窗见绿的绿地公园,也许是人们悠闲漫步的公园绿道;又或者,是列车穿行的满城春,是周集咖啡店里的慢时光,是吾悦“双子星”的烟火气、人情暖,还有头顶上的“涟水蓝”……凡此种种,都在营造着一个个美好的日常。随着一件件民生实事掷地有声,宏观愿景与微观感受逐渐重合,安东水城的幸福味越发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