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民营企业走在“春天里”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两会的重头戏——政府工作报告亮相,报告中“民营经济”这一关键词多次出现,彰显出中央明确而坚定的政策导向。而前不久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也释放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
春潮涌动,草木蔓发。在这个奋进的春天,涟水大地处处涌动着蓬勃朝气和滚滚春潮:各大项目施工现场,工人紧张忙碌、工程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制订单,满足市场需求;各单位各部门协同发力,靠前服务,精准施策,合力解决项目推进和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一幕幕场景是政企同心、双向发力、共谋发展的生动写照,勾勒出涟水民营企业抢抓市场力争上游的生动画面。
在江苏纯粒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智能化设备隆隆作响,加工生产线全力运转,一派铆足干劲抓生产、抢进度、赶订单的热闹景象。江苏纯粒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母公司深圳市一个玉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甜玉米等果蔬汁深加工的健康食品饮料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农业公司,2018年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开发了“纯粒”系列NFC鲜榨玉米汁饮料。产品一经推出,就以其新鲜、健康、美味的特点迅速成为市场的热销产品。“2025年,我们将继续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大产品研发创新力度,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走进海陵科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科技感扑面而来,自动化生产线开启“智”造新时代。“作为一家主要生产以智能穿戴类FPC和FPCA为主的制造企业,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工业控制电源电子、医疗仪器、安防电子、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等高科技领域。”江苏海凌科科技有限公司人事负责人张译丹说,项目一期于2024年11月开始投产,产能30000平米,二期预计2026年投产,产能为20000平米。全部投产后,预计销售额12亿元右右。
涟水是投资的热土,也是创业的沃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串珠成链的产业体系,通达四方的交通条件,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地区生产总值4年跨越3个百亿台阶,工业总产值4年连跨4个百亿台阶;近三年,超320家企业落户涟水,其中上市公司 23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5家,今世缘酒业南厂区技改、巨石玻纤新材料、捷泰新能源、阿特斯新能源产业园4个百亿项目在江苏乃至全国遥遥领先。大项目、好项目频落的背后,彰显着企业家对涟水的信任,更是涟水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底气源于信任,信任从何而来?对营商环境的重视,就是企业家对涟水的“信任之源”。近年来,我县始终秉持“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信条,聚焦企业所需、政府所能,打造“涟快办”营商环境品牌,在全市首家上线运行财政奖补集成平台,推行免申即享、直达快享,近三年来累计兑现各类奖励资金8亿元,用“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首创“零跑腿”办结项目“五证”机制,创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快速解题”的“一企来办·涟快办”工作模式,马上就办、事不过夜,真正让企业投资更放心、发展更安心。可以说,亲商重商共识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服务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新朋友”慕名而来,“老朋友”增资扩产,用有力行动为涟水发展前景“站台”。嘉立创集团自 2016 年落户涟水以来,累计在涟投资超 80 亿元,正在加快三期项目建设、冲击资本市场。世界级领军企业巨石集团在投资全球首个高性能玻纤零碳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后再次投下信任票,上新项目。柯德展示道具自2017年落户以来,与涟水共同发展走过了8个年头,从一家单一道具生产公司,逐步成长为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企业在涟水扎根、成长、壮大的典型。目前,二期项目正式开工,对涟水意义特殊。据统计,近两年来,全县范围内有近60家已落户企业加大技改投入、追加投资。
春天万物生发,欣欣向荣。此时,民营企业的“春苗”在春阳下拔节,营商环境的“春泥”在春雨中滋润,新质生产力的“春蕾”在春风里蓄势,“春风化雨”,我县民营经济走进又一个“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