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网站首页 阅读推荐 详情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我县以“关键一招”激发澎湃动力

2024-10-23 10:28:52

■ 融媒体记者 姜 浩

7月31日,2024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会上赛迪顾问对外发布了2024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我县成功入围,位列第88位,成为江苏最年轻的全国百强县,也是淮安市唯一一个全国百强县。

地区生产总值三年连跨三个百亿级台阶,两次荣获江苏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中国气候宜居城市,蝉联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风驰电掣的“涟水速度”、分秒必争的实干担当、换道超车的大胆革新,既充分凸显了涟水高质量发展的活力、韧性和潜力,也是积极投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改革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聚焦上级部署抓改革落地、聚焦重大战略创改革经验、聚焦发展所需强改革保障、聚焦群众所盼办改革实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干实绩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让改革之“花”在涟水大地结出更多发展之“果”。

大胆试 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

总投资120亿元的今世缘南厂区技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部分竣工投产,总投资130亿元的捷泰新能源项目每天可生产电池片600万片,总投资116亿元的巨石玻纤新材料项目已建成两条年产10万吨玻纤生产线,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阿特斯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实现签约、开工、建设“三级跳”……十月的安东大地,秋高气爽,高质量发展的画面“实时”刷新,勾勒出了一幅创新资源不断聚集、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全景图。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我县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入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用好“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要方法论,坚定不移围绕产业链条、科技创新走好招商选资之路,锚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主攻方向,抢占新赛道、抢抓新机遇 ,谋篇布局绿色食品、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及新能源、纤维新材料四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及“新三样”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链主+龙头”双轮驱动策略,探索出龙头突破、链主带动或链主突破、龙头带动的特色路径,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聚链成势、集群发展,实现新能源、新材料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突破,推动涟水从“一瓶酒”独大到“一瓶酒”“一根丝”“一块板”三足鼎立。

新质生产力,要义就在科技创新。涟水充分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结合地方特色优势,为科技企业“产能释放、做大做强”提供全要素保障。通过招引和培育同步发力,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梯队,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人才链高效耦合。入选国家专项人才计划1人、省“双创计划”2人,中顺环保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世缘酒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大量科技上榜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名单,弘晟包装获批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智能工厂。

大胆闯 打造营商环境“强磁场”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来涟兴业的“热度”是风向标:过去的三年,我县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95个、新开工198个、新竣工142个,去年平均每3天、每5天、每7天分别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1个产业项目。

把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紧盯企业需求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为企业纾困解难,是涟水赢得企业信赖的关键。一直以来,涟水始终坚持“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对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丰富拓展“涟快办”品牌内涵,创新项目服务“12345”工作法,推动“极简申报、极速审批、极优服务”常态化落实,推进项目“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建成即验收”“竣工即交付”。截至目前,“涟快办”已累计帮办服务282个重大项目,推动98个项目实现“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

“我们投资2亿元的年产6万吨果蔬汁饮料项目,目前设备已进场安装完毕,正进行剩余的附属设施建设。”江苏纯粒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管亿军表示,“项目能够如此快速顺利开工建设,得益于涟水亲商、尊商、护商的良好氛围。其实,涟水是我们最后接触的城市,但第一次到涟水,我们就选择了这里!”

大胆干 下好园区改革“先手棋”

县招商服务中心副主任翟大伟不仅全程参与了阿特斯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的招引和服务,还成功促成6个项目在涟水经济开发区落地签约。今年5月,他从一名普通的国有企业员工被破格提拔为事业单位副科职干部。“干得好有位置,干得不好丢帽子。在开发区一切靠实绩说话,没有‘一岗定终身’的思维定式。”翟大伟说。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近年来,我县不断推进开发园区改革,以“申创国家级经开区”为引领,以推动经济开发区在全省排名持续进位为目标,聚焦“人”这个核心要素,健全完善“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深入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专业化招商队伍建设和低效闲置用地盘活利用,更大力度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及时在项目一线培养选拔实绩突出的干部,持续增强开发园区队伍活力、产业发展动力。

同时,我县持续深化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空港产业园、食品产业园“一区三园”融合发展。依托成熟土地资源充足、“空铁水公”便利的优势,加强产业布局研究,以经济开发区为核心,擘画“一区三园”立体产业格局:新材料产业园靠近码头和航道,便于大宗货物的运输;空港园区充分利用交通和物流优势,发展新能源和高端装备产业;食品产业园以今世缘为龙头,聚焦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核心区布局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和电子信息等。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新征程,我县将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迈出更大步伐,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百强县,努力将更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涟水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