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召开十一届八次常委会会议
■ 融媒体记者 马凌云
本报讯 10月25日,县政协召开十一届八次常委会会议,围绕“聚焦县中振兴 聚力教育强县”进行专题协商。县委副书记、县长朱永兴,县政协主席姜杰,县政协副主席姚兵、左健、周建华,县政协秘书长庞峰以及县政协全体常委参加会议,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
朱永兴在会上强调,要强统筹、塑亮点,不断提升教育质量。要构建全面育人培养体系,拓展“涟校连家”内涵,引导学校走“特色项目—特色学校”的发展之路,培养更多像郝茜米一样的全国新时代五好少年。要强化统筹一体办学模式,深化集团化办学,通过“强校+弱校”“县城+农村”等方式,引领和带动农村薄弱学校加快发展。要打造“县中振兴”特色亮点,积极支持涟水中学与清华大学心理研究所、淮阴师范学院合作,深入推进“强基计划”,引导县内6所高中走各具特色的品牌化发展路径。
要引人才、重激励,不断建强教师队伍。要大力引进人才,加大名校毕业生和师范类院校校园招聘力度,加大正高级、特级教师团队、紧缺人才引进力度,探索推行紧缺学科教师“走教制”和银龄计划。要提高教师待遇,充分发挥高中教育发展基金激励作用,对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加大薪酬奖励力度。要完善培养体系,实施“涟尚名师”培育工程,完善“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省特级教师”梯度培养体系,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要优规划、促公平,不断扩充教育资源。要优化扩容学校布局,充分考虑未来城区人口规模和学位供给需求两个要素,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持续规范办学行为,严格落实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和属地招生政策,规范学籍管理,突出查处隐形变异和无证无照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为。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进一步推进县域同步备课、同步研修、资源共享等信息化教研全覆盖,以更多名学科、名教师、名校长助力打造名学校。
姜杰在会上指出,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了大力实施“2233”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工业强县、教育强县”两项重点任务。当前,围绕加快推动县中振兴、助力教育强县建设,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外部环境前所未有、政策条件前所未有,要进一步鼓足信心、下定决心,将调研成果及时转化,列出责任清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会上,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汇报了前期调研情况,会议协商通过了《关于“聚焦县中振兴 聚力教育强县”的建议案》,7名政协委员围绕主题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