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涟水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提案工作报告 (摘要)
——在政协涟水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
左 健
(2023年1月2日)

2022年提案工作情况
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以来,县政协委员、各参加单位和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积极运用提案建言献策。共收到委员提案205件,经审查确定立案155件 (包括并案处理13件),另有37件因不符合立案条件,作为来信处理。2022年4月,县政协与县政府联合召开提案交办会,将155件提案交有关部门办理,已于当年10月底全部办复完毕。委员们对承办单位的办理情况总体满意。
一年来,县政协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要求,始终把提案工作作为政协履职尽责、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充分发挥提案在政协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提升提案撰写质量,切实加大提案督办力度,有效提升提案工作水平。
(一)聚焦经济高质发展,为助推冲刺百强出谋划策。委员们围绕产业转型、园区融合,就招大引强、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提案。
(二)助推城乡一体建设,为促进融合发展议政建言。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城乡建设高质量的必由之路,委员们始终高度关注,围绕让城乡通达顺畅、乡村活力更足积极建言。
(三)关注民生持续改善,为增进人民福祉集思广益。如何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是委员们持续关注的民生热点,很多提案涉及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方方面面。
(四)围绕美丽涟水建设,为改善生态环境献计出力。委员们始终认为良好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本,致力以绿色发展彰显生态优势,使涟水成为生态优良、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协始终把提案工作作为政协服务大局、履职为民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思路、健全机制、改进方法,努力使提案工作取得新进展。在全省政协提案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县作书面交流;《淮安政协》杂志第4期专题推介我县提案工作经验;10篇提案工作信息在市政协微信公众号上刊登。一是注重引导,确保“提得准”。广泛征集提案线索,要求委员在撰写提案前,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认真调研,努力提出高质量提案。二是扎实推进,确保“办得顺”。坚持县委、县政府、县政协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工作机制,做到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有力提升提案办理质量。三是强化监督,确保“落得实”。加强与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的联系,开展重点提案跟踪问效,提案办理满意率达98%以上,评选出优秀提案10件,提案办理先进单位10个。四是主动作为,确保“服务好”。充分发挥县政协牵头引领作用,通过专题协商、调研视察等形式,邀请有关部门介绍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为委员搭建了知情明政的平台。举办全体委员培训班,邀请市政协领导来涟围绕提案工作进行专题授课,有力提升了委员提案撰写水平。
2023年提案工作意见
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涟水冲刺百强的关键之年,新时代、新任务对提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今年的提案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第五次全会部署要求,聚焦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继续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提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提案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推动政协提案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强基固本,进一步提升提案自身质量。提案质量是提案工作的生命。要贯彻提案“在精不在多”的要求,切实提升提案自身质量。一要建立遴选机制。作为提案撰写的主体,在保证提案数量的同时保证提案质量。二要建立研讨机制。积极引导委员将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转化为提案。三要建立审查机制。严格执行立案审查标准,成立提案审查小组,实行“履职小组初审、专门委员会复审、提案审查小组终审”三级审核,确保提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注重实效,进一步优化提案办理举措。提案办理不是为了办而办,要树立“答复是形式、落实是关键、质效是根本”的提案办理理念。一要建立活动推进机制。推动提案承办单位集中办理、高效办理、持续办理。二要建立三色督办机制。打造提案办理“绿、黄、红”三色管理法,连续两个月没有进度的标“黄”,由对口专委进行电话督办;连续三个月没有进度的标“红”,由督查组上门督办。三要建立联合评议机制。邀请政协委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围绕提案办理结果进行实地视察,开展“背靠背”“面对面”绩效评议,通过“委员评一评”“群众看一看”“媒体晒一晒”的方式,不断增强提案办理实效。
(三)改进方法,进一步增强服务保障能力。积极探索新时代提案工作新特点、新规律,不断提升提案工作服务水平。一要强化学习培训。分界别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邀请优秀提案撰稿人进行讲学,引导委员写好提案。二要强化网络管理。用好“智慧政协—‘慧提案’”平台,实现提案工作全流程网络办理,落实提案内容和提案办理结果“双公开”制度,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监督。三要强化宣传推介。加强与市级以上新闻媒体的联系合作,宣传重要提案的调研视察和协商办理过程,年底评选表彰优秀提案和提案办理先进单位,不断扩大政协提案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