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热门新闻 详情

淮安捷泰:以“光”为笔,书写全球光伏技术领跑者传奇

2025-09-12 09:25:05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当阳光洒落在光伏板上,深蓝色的电池片便开始将光能转化为清洁电力——这背后,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N型TOPCon电池,正以“心脏”般的核心作用,驱动着光伏产业的高效运转。作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N型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淮安捷泰用26.5%的光电转换效率、98%以上的量产良率,以及全球第一的N型电池出货量,在光伏赛道上跑出了“涟水速度”。

在捷泰科技的无尘车间里,机械臂以毫米级精度搬运硅片,激光雕刻机在电池片上留下细密纹路。“看这深蓝色的光泽,就知道是咱们的‘拳头产品’。”研发中心经理安欣睿拿起一片电池片,对着光展示,“它的光电转换效率能到26.5%,意味着同样的阳光,它能多发电两成。”

这样的“硬核”实力,让捷泰在全球市场站稳了脚跟。2024年,企业N型电池出货量突破30GW,今年上半年,一半的产品远渡重洋,在印度的屋顶、土耳其的戈壁扎下根,成为“中国智造”的亮眼名片。

“2021年的选择,决定了今天的行业地位。”捷泰科技副总经理王健道出了企业崛起的关键。彼时,光伏行业正面临P型PERC与N型TOPCon技术路线的分叉口,捷泰科技凭借对趋势的精准预判,毅然选择了更具挑战但潜力更大的N型TOPCon之路。

这条“破壁”之路布满荆棘。N型TOPCon对生产环境洁净度要求苛刻,实验室成果走向量产时,极易因环境波动导致良率骤降。“我们把车间当成实验室,每个环节都抠到极致。”安欣睿回忆,团队联合设备厂商优化设备,搭建全环节在线检测系统,最终攻克量产难关,2023年成为行业首家实现大规模量产的企业,也推动了全球光伏产业向N型技术的迭代。

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2024年,半片边缘钝化、波浪背场等技术的应用,让电池效率再攀新高,持续巩固着技术壁垒。

在捷泰的研发中心,墙上的专利证书排得满满当当——133件授权专利,40件是含金量极高的发明专利。“我们100多人的研发团队,一半是光伏行业‘老兵’,平均从业超十年。”安欣睿说。企业的创新不止于实验室。车间里,1700多套智能设备昼夜运转,IGV机器人穿梭送料,AI系统实时监控每片电池的“健康状况”。

从2022年落户淮安,到2024年实现72亿元产值,捷泰的成长密码藏在细节里:与中科院、常州大学等“智囊团”合作搞产学研,把村民口中的“晒太阳发电”变成精准可控的科技;用“预研一代、中试一代、量产一代”的节奏,确保技术永远领先半步。

“我们的电池片,能在沙漠里扛住风沙,在海边顶住潮湿。”王健拿起一块经过极端环境测试的电池片,语气里满是自豪。企业墙上的标语写着“敬业、进取、创新、高效”,这八个字正是捷泰人的写照——他们用远见赌对了技术方向,用韧劲攻克了量产难关,用创新守住了领先地位。

如今,捷泰的目光放得更远:“下一步,要把转换效率再提一提,让清洁能源更便宜、更普及。”当夕阳为厂区镀上金边,流水线上的电池片反射着微光,仿佛在诉说一个“追光者”的野心:不仅要做全球最大的N型电池制造商,更要成为光伏技术永远的“领跑者”。

从淮安的生产车间到全球的光伏电站,这片深蓝色的电池片,正将阳光的力量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