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

网站首页 热门新闻 详情

百强涟水,更好涟水

——我县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4-12-20 09:35:47

■ 融媒体记者 姜 浩

从冬日冰雪、春和景明,再到夏日繁花、秋日硕果,时光轮转中的安东大地风光无限。2024年,我县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锚定“站稳第一方阵,夺取第一位次”目标,攀高比强、跨越赶超,努力把更多不可能变成可能,奏响了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百强县的“最强音”。

这一年,我县书写了“争先进位”新答卷。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554亿连跨3个百亿台阶,今年将突破800亿元;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从2020年的全国第170位跃升至今年的第87位、4年进位83名,成为全省最年轻、淮安唯一的全国百强县。

这一年,我县唱响了“实干担当”主旋律。工业总产值今年有望首次突破700亿元,经济开发区考核上升至全省第16名、苏北第3名、连续7年淮安第1名,乡村振兴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等次,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跻身全省18强,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这一年,我县展现了“更加出彩”新作为。高考本科达线率创造近年来最好成绩,在县中振兴上走在前列;4年新上4个百亿项目,总数占全市近三分之一,淮剧小戏《我的亲家管得宽》获“国字号”奖项“大满贯”,形成了标识鲜明、外界认可的重大项目攻坚、文艺院团改革两种“涟水现象”……

时间无言,实干有声。一组组亮眼数据、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件件鲜活事例,绘就了涟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昂扬曲线,也充分展现出涟水这片热土上正迸发出的强劲发展势能。

强壮工业“筋骨”

挺起发展“脊梁”

12月16日上午,覆铜板领域领军企业江西省宏瑞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江苏宏瑞兴覆铜板生产项目在涟水新材料产业园正式开工,将加快涟水形成完整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并为纤维新材料产业与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融通发展架起桥梁。

“涟水独特的地域优势,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政府高效务实的服务理念,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江西省宏瑞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志表示,企业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市场空间,努力打造成为行业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我县始终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围绕产业链条、科技创新走好招商选资之路。今世缘南厂区技改、巨石玻纤、捷泰新能源、阿特斯新能源产业园等四个百亿项目先后落地之后,以龙头项目为引领,持续深耕细分领域,谋篇布局四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吸引更多“链”上企业落户,推动更多优质项目“链上开花”。今年以来,我县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1个、新开工63个、新竣工36个。

工业“主引擎”成功激活的背后,是我县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所释放的无限活力。我县大胆探索创新,着力破除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持续深化开发园区改革,推动“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提升行动,实现国企AA+以上信用评级全覆盖、全市唯一;持续推进企业智改数转、做大做强,新增“四上”企业187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今世缘酒业、弘晟包装、盖世食品、特创科技入选工信部《2024年5G工厂名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丰富拓展“涟快办”品牌内涵,在淮安市首创“零跑腿”办结项目“五证联发”代办法,让“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务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成为涟水最靓丽的营商名片。

坚持教育优先

夯实发展“基石”

弓步冲拳、穿喉弹踢、马步横打……近日,在军民小学的操场上,只见少年国防班的同学们整齐列队,把军体拳打得刚猛有力、虎虎生威。目前,全县各小学正有序推广军体拳,首批已覆盖5所学校共计2000多名小学生。

教育兴则百业兴。今年以来,我县更大力度抓好教育强县,坚持以县中振兴为引领,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加强师资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县学校办学整体条件,加快构建优质均衡教育服务体系,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合作,在全市率先设立高中教育发展基金、1名教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3个项目获评省级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

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上学难问题,我县进一步深化“涟校连家”品牌建设,在全省首家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组织7所城区小学与30所农村小规模薄弱学校结对,开展心理疏导咨询服务3.8万人次,“六点半学堂”和“周末家”伴童成长行动等常态开展,真正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

见证乡村蝶变

厚植发展“底气”

来到保滩街道周集村,焕然一新的村庄面貌让人眼前一亮,游乐园、咖啡馆、音乐露营基地、民宿和花园餐厅等项目纷纷出圈,黑玉米、黑花生、黑豆、黑葡萄和黑鸡等“五黑产业”有力带动了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老周说媒”、周集健康跑(村跑)等活动让村里烟火气十足……如今的周集村已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我县是农业大县,只有把农业“压舱石”夯稳夯实,高质量发展才更有底气、更有韧劲。今年以来,我县始终把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深入推进主体引育,新签约众兴菌业等13个农业重大项目,今世缘酒业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新获批绿色食品认证8个,创成国家芦笋设施栽培标准化示范区、4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涟水芦笋”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全面做强农村发展产业支撑。

特别是聚焦百姓富,持续拓宽富民强村渠道,全面用好公共空间治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统筹项目帮促等传统增收模式,积极探索领办实体、村企联建、抱团发展等新路径,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成五港“蔡工联盟”、东胡集“胡努娃”电商联盟2个产业联盟,成立由村集体领办的经营实体98家,持续优化基层治理,有序建设和美乡村,走出了一条具有涟水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1-11月份全县354个涉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66.6万元,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万元以上。

增进民生福祉

绘就发展“底色”

12月18日,踏入滨河吾悦广场,开业氛围扑面而来,装修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各个环节都在紧锣密鼓地冲刺收尾,力求以完美姿态迎接八方来客。12月21日,滨河吾悦广场即将满铺开业,众多品牌首次入驻涟水,不仅将为涟水市民提供一站式的高品质购物体验,也将成为涟水商业新地标。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县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10大类59项民生实事,统筹抓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安全稳定各项工作,特别是重点关注“一老一小”,农村敬老院“县建县管”运营机制获评省养老服务工作优秀案例,县人民医院晋升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获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单位,在苏北率先实施学校食堂食材集中统一配送,赴省内外开展人才招聘会40余场,发放各类人才补贴1600余万元。

生活“提质”,幸福“加码”。2024年,我县还启动实施了淮文宿舍楼等9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惠及群众3400余户。实施了11个交通项目,东张河建设工程、南京路北延工程、建设路绿化工程、三百农路工程已完工,淮浦路北延项目等稳步推进。实现18条城乡公交一体化班线,“零换乘”直达神经末梢行政村。打造“边说边办”政务模型线下体验场景,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数智化革新,有力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体验感和满意度。

2024年,涟水高质量发展的足音铿锵有力。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2025年,奋进的涟水故事,还将续写。

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