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30日 星期六

网站首页 城乡建设 详情

63天中修通车 “焕新”县道串起民心与振兴“幸福链”

2025-08-04 09:02:39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7月16日清晨,随着最后一段黄色标线在阳光下划出清晰弧线,涟水县104县道(涟新线)K13+850—K16+850段的路面上,第一辆装满瓜果的小货车平稳驶过,车里的西瓜在晨光里晃出清甜的影子。“以前这段路坑坑洼洼,拉瓜出去都担心瓜会颠掉地上,现在你看,稳当得很!”驾车的李大叔拍着方向盘笑,车辙碾过崭新的沥青路面,只留下轻微的沙沙声。

两个月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长期重载碾压和风雨侵蚀,让3公里长的路段“伤痕累累”:龟裂的路面像干涸的河床,沉降凹陷处形成“水塘”,翻浆冒泥更是常态,车辆驶过像“跳迪斯科”,沿线村民形容“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最愁接送孩子,电动车颠得人攥紧车把,生怕摔着娃。”家住附近的王大姐回忆道。

对此,涟水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此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头号工程,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中修不是简单‘贴膏药’,而是‘刮骨疗毒’”!他们科学制定了“分段施治、标本兼治”方案,每一道工序都精工细作,工程不仅铲除了表面“病灶”,更对深层路基“顽疾”进行了根治,同步加固了路面基层。特别针对沿线交叉路口这一事故易发点,前后10米范围进行了精细化路网衔接整治,安全隐患被连根拔除,“闹心路”彻底变成“放心路”。

变化,从5月中旬的机械轰鸣中开始。施工队带着铣刨机、压路机进场时,恰逢梅雨季和高温天。“早上五点半开工,避开正午暴晒,雨天就抢做路基处理,不能让进度卡壳。”相关负责人回忆道。63天里,铣刨机“啃”掉病害路面,挖掘机填平沉降坑,压路机在水稳层上反复碾出平整轨迹,沥青摊铺机在暮色里铺展出黝黑的“绸缎”,交叉路口的衔接处修得格外平顺,“这些地方车多人密,得让老人孩子过街更安全。”

如今再走涟新线,焕然一新的县道已是车流如织,白色边线和黄色分隔线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村民们骑着电动车遛弯,货车司机摇下车窗探头看路况,连路边的野花都似因这条路的新生而开得更艳。“路好了,菜运出去更快更新鲜,损耗少了,收入也能多点!”满载新鲜蔬菜的刘大姐算着账,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

这条重新焕发生机的县道,是“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生动实践,不仅抚平了路面的“伤疤”,更连起了民心与希望。车轮滚滚向前,载着农产品驶向集镇,载着孩子奔向学堂,也载着沿线乡村的振兴梦,在这条“幸福路”上越走越宽。

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