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订单、拼经济!生产线上的“双节”节奏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国庆歌伴机鸣,中秋月照厂区。当城市沉浸在团圆欢歌中,涟水经济开发区的各个企业里只听见机器轰鸣的“奋斗节拍”。在这里,企业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坚守岗位抢进度,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奏响了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曲。
走进淮安中涤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36个位拉丝机正吞吐着聚酯原料,缕缕银丝如瀑布般奔涌向前;4台加弹机默契配合,将丝束“编织”成兼具韧性与功能性的长丝。工人们双眼紧盯流水线,指尖翻飞间完成纤维检测与打包,机器声、传送声、交流声交织在一起,成了车间里最激昂的“奋斗交响曲”。
作为浙江中涤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落子涟水的科技型纤维新材料企业,中涤新材料专注于高端功能性纤维生产,其核心产品聚酯PTT差异化长丝,既是头部服饰品牌高端成衣的“筋骨”,也是功能运动鞋帽、汽车内饰、环保净水材料的“核心原料”,产品远销美国、欧共体、东南亚等市场。
“现在还在试生产阶段,每天就能产20吨纤维,订单已经排到下个月了!”公司总经理方蕾笑着说,“等11月底正式投产,将有144个位拉丝机,24台加弹机,年产量能达到6万吨功能性纤维。‘双节’大家都放弃休假、坚守岗位,就为了让客户早点收到货。”
质检室内,质检员小李正手持检测仪,逐米检查纤维丝的光泽韧性等,屏幕上跳动的参数时刻牵动着她的注意力。“现在正在检测丝线的含油量,要求极高,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小李笑着说,虽然不能陪家人过节,但公司准备的月饼礼盒,食堂特意加的红烧肉,让她心里暖烘烘的。原料仓库里,货车刚完成卸货,传送带正将原料颗粒源源不断送向生产线;成品区,物流工人麻利地将打包好的纤维卷搬上货车,这些产品将漂洋过海送往全球客户手中。
“从落地到投产,涟水经济开发区的服务始终‘在线’!”方蕾感慨,“双节”期间帮办人员还来车间解难题。当初正是听在涟投资朋友夸赞涟水营商环境,她才来考察,结果“一来就不想走”——扎实的作风、高效的服务,还有那些暖心的“小细节”,让她果断决定扎根涟水。
这样的火热场景,在涟水经济开发区并非个例。节假日期间,开发区工作人员逐户走访在建项目、重点企业,详细了解企业运行状况,及时解决用工短缺、手续办理等问题,用“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的理念,为企业生产“保驾护航”。
从车间里的机器轰鸣到园区内的灯火通明,从生产线的全速运转到建设工地的热火朝天,涟水经济开发区用不停歇的生产线、坚守的身影,诠释“奋斗者最美”,以“一刻不耽误”的劲头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县域经济活力持续“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