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网站首页 工业经济 详情

和自己“死磕” 与未来“赛跑”

2022-05-10 08:27:15

—— 记第三届“涟水工匠”、大量科技(涟水)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严华荣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众多图纸样品、专业领域书籍、一台电脑、一支笔、一个玻璃杯,这就是严华荣办公桌上的“标配”。

2007年8月,怀揣着对梦想的追求从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南京大量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初到大量,严华荣内心是七分火热、三分忐忑。“初来科技公司,而且又是新建,我是开心的,同时又有点担心,我究竟能不能胜任,和公司一起同步成长?但看着蓬勃朝气的企业状态,我也充满了干劲,既然选择了,那就铁下心来干!”回忆当初,严华荣仍旧记忆犹新。作为第一批进公司的员工,他有幸参与了公司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也慢慢了解了公司的产业和组织结构。“我还记得南京的8月, 骄阳似火,但我们信心满满。白天整理厂区基建环境,晚上关起门来学习专业和管理知识,虽然很辛劳,但是非常充实。”严华荣告诉记者。

“创新”这两个字是严华荣那一段时间提的最多的字眼。一个“创”字说出来容易,怎么“创”?“创”就必须要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价值,说的容易,但真正实现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靠着自己的所学,他带着团队开启了“5+2”“白加黑”模式,不断地安装、调试、试验……苦心人天不负,他带头在车间一扎就是三个月,亲手制造出了第一台设备,公司也于11月正式投产。“当时的喜悦是溢于言表的,看着自己亲手造出的设备,就像是看着自己孕育的孩子一样,那是世上最珍贵的果实,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严华荣说。

然而,此时严华荣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接下来的日子,他不断学习,让自己在专业领域越发“强壮”。机台在客户端发生撞机故障,公司在国内的工程师无人能修复,他临危受命,不仅多次奔赴客户端修复设备,为公司挽回了重大损失,并且传授工程师维修技术,使原来的技术瓶颈成为工程师都能掌握的一项技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持续扩大,他们也陆续迎来了新员工,严华荣也于2011年被公司提升为生产部主管。在生产过程中,他带领团队不断地“进步再进步”——2011年,达到了月产能20台以上的生产制造能力,实现年销售278台的成绩;2013年,产能突破月产40台,年销售达到400余台……

2015年,严华荣也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他被公司升为了副厂长,负责南京公司的生产制造工作。期间,他不断刷新一个又一个“奇迹”:通过技能改善专案提升员工整体技能水平;通过异常改善专案提升设备整体质量;通过制程改善专案提升生产效率200%以上;通过耗材、工具、回收装置等机构改善专案,为公司年节省费用200万以上……

期间,涟水向南京大量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抛出“橄榄枝”。2015年9月,公司决定在涟水增设新厂——大量科技(涟水)有限公司,严华荣被委以重任,于2016年3月赴涟水担任大量科技(涟水)有限公司厂长职务,筹建涟水工厂。厂房的基础装修和管理制度制定完毕,即刻开始招募首批员工,从网络到人才市场到高校,从60多人中挑选了近10人组成首批团队,接着就开始架构部门、导入流程、培训人员、建立SOP、筹建管理体系等一系列工作,一人独挑生产、品管、采购、仓库等部门大梁,开始组建和导入产品生产制造。一切从头再来,从无到有,大量科技(涟水)有限公司在一步一个脚印中展现现实模样。2016年,“钻针研磨机”顺利导入涟水厂并成功量产,年产40台;2017年“半导体IC封装检测机”在涟水厂研发成功并顺利导入产线,具备年产50台生产制造能力;2018年“PCB两轴/四轴成型机、钻孔机”顺利导入涟水厂并量产,具备年产100台生产制造能力;2019年“PCB六轴成型机、钻孔机”开始导入涟水厂并成功量产……至此,大量科技(涟水)有限公司开始具备年生产设备600台的制造能力,2021年营业额突破2亿,同比增长100%以上。公司通过了国家高企认证、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获得了“市企业技术中心”和“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


记者感言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高精尖”的产业工人成为企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严华荣秉持“信”字为先的人生信条,肩担重责,坚韧不拔,在实体业智能装备制造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工匠精神,这就是榜样力量!

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