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5日 星期三

网站首页 镇街新闻 详情

大东镇:培育“身边好人” 铸就乡风文明

2025-11-05 09:07:59

■ 融媒体记者 徐 强

 

当清晨的阳光洒落在大东镇的田野与村庄,一条条整洁的道路在晨光中延伸,焕然一新的农舍静静伫立,友善的人们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一切都在这片晨光中缓缓苏醒,开启安宁而充满希望的一天。在这里,一种温暖而蓬勃的力量正悄然改变着乡村的精神面貌,成为推动振兴发展的深厚底气。这力量,源于该镇近年来将培育“身边好人”作为重要抓手,让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心田、凝聚力量的生动实践。

让好人好事被看见。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该镇党委政府认识到,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更需要“硬抓手”。他们将“身边好人”的培育工作深度融入土地流转、创业带富、人居环境整治、邻里矛盾调解等具体工作中,让榜样的力量与镇村发展同频共振。

“我们挖掘‘身边好人’,不追求‘高大全’,关键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让大家觉得可亲、可敬、可学。”该镇文化站站长周鹏介绍说。因此,是否热心支持村级公共事务,是否积极带头创业创新,是否主动践行环保理念,是否孝老爱亲、促进邻里和睦,这些都成了衡量“身边好人”的具体标尺。在机制上,则形成了“村(社区)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立体渠道,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村级宣传栏、线上网络平台全面发动,确保散落在田间巷陌的温暖善举不被遗漏,平凡人的道德星光能够被看见、被传递。

让榜样力量能发光。发现好人只是第一步,如何让他们持续发光发热,形成“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应,考验着治理者的智慧。该镇摒弃生硬说教,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好人事迹口口相传。

客堂村老党员叶春江是村里有名的“热心肠”。修桥铺路、帮收稻谷等,他总是冲在前面;他还把自家小院变成“邻里茶话会”,在轻松氛围中化解邻里矛盾。在他的带动下,客堂村村民互帮互助已蔚然成风,“邻里一家亲”成为生动的写照。“大家坐下来喝杯茶,聊聊天,许多小误会说开了也就没事了。”叶春江说。他的故事被搬上“好人故事会”进行巡讲,这种源于生活的真实故事,颇具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听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更重要的是,该镇致力于将“身边好人”的精神内核融入乡村的文化肌理,他们的先进事迹被写入村规民约、绘上文化墙。各村动态更新的“身边好人榜”,不仅展示着榜样的风采,也无声地塑造着“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

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挖掘事迹精髓,创新宣传方式,是让榜样效应放大的关键。该镇在“育”字上下功夫,为“身边好人”发挥作用创造广阔舞台。

在皇圩村,提起徐贞龙,无人不敬佩。她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生活无法自理的智力残疾三弟,用柔弱的肩膀为这个大家庭撑起了一片天。“他是我的家人,照顾他,就是我的本分。”徐贞龙朴实的话语,是她日复一日的付出与坚守,蕴含着最动人的力量。她的故事传开后,不仅获得了社会的赞誉,镇村两级也在生活上给予了切实的关心,让她感受到“好人有好报”的社会温情。此外,该镇还积极搭建实践平台,鼓励更多的“身边好人”参与村级事务,邀请他们加入民主议事会、矛盾调解队,将个人的影响力转化为促进乡村善治的宝贵力量。而对于那些创业带富的优秀代表,镇里则着力协调资源、提供政策扶持,帮助他们发展壮大,达到“成功一人、带动一片”的良好效应,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文明乡风,润物无声。通过持续深入地挖掘、培育与弘扬,“身边好人”的善行义举悄然浸润着乡村,这股向上向善的力量,不仅有效激发了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也在日积月累中,为全镇的发展注入了坚实而持久的精神力量。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