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城街道:“三强化”助力财务管理提质增效
■ 通讯员 宋梦欢 刘岳文
本报讯 为切实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效,推动街道财务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涟城街道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内部控制和学习培训,促进财务各项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强化制度建设,压实财务规范管理。涟城街道坚持“以制度管、按制度办”原则,建立财务收支管理、预算管理、项目资金管理、国库集中收付管理等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各项财务制度流程和规范,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源头上和过程中防范财务风险。对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进行“三重一大”集体审查讨论;对票据报销方面严格按照有经办、明事由、再审批的报账流程进行;对预算编制采取“二上二下”程序,由部门预填建议数,报街道财政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街道三套班会议审核研讨后下达预算控制数,确保无误后上报县级财政备案。
强化内部控制,提升财务防控水平。涟城街道设置以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财务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财政和资产管理办公室、农经站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内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负责财务内控机制建设的指导督查,其他成员协调配合、资料收集及实施监控,形成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常态化内控制度完善机制,对制度进行全方位自查,并结合工作依据、岗位设置、流程规范、风险点等内容修订,确保内控内容与时俱进。同时加强内部监督,推进日常工作整改落实,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闭环。
强化学习教育,塑造专业人才队伍。涟城街道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骨干交流等方式,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三公”经费有关政策、“三资”管理制度、“经费报销流程及规定”等财经法规,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及时更新、掌握最新的财务知识与技能,提升专业人才队伍理论和业务功底。同时,由街道财务人员不定期下村(社区)进行实地指导,进一步提升专业人员财务意识,为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