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街道:夯实基层党建 聚焦项目建设
■ 融媒体记者 姜 浩
本报讯 近年来,陈师街道党工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县委“2233”发展战略,以“瞄准最前列 勇争第一流”为工作目标,赓续前行,奋楫争先,推动基层党建不断取得新成效。
聚焦铸魂补钙,把好思想“方向盘”。该街道把抓好党建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最大政绩,层层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充分夯实理论学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积极开展中心组集中学习和理论辅导、理论对话、理论研讨等各类活动,微视频《“红色包裹”寄初心,“涟青干部”挑大梁》“我是冬训主讲人”视频,作为2023年全市第一个视频在省委宣传部“理论之光”平台展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用好用活学习强国教育平台、淮安党建、涟水党建、微信等“云端课堂”,搭建“线上+线下”学习平台,推动广大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学用结合,认真开展“建言献策促发展”“立足岗位作贡献”及“学习身边榜样”活动,成立人才工作宣讲队、工业园区党员志愿服务队,进企业精准帮助指导隐患排查整改,宣传人才政策,持续为民办实事好事。
聚焦组织建设,深耕基层“责任田”。突出实绩为要添活力,该街道组织召开部门负责人述职评议会,对131位村(居)干部实行“一人一档”跟踪培育,坚持“能上能下”,科学制定村(居)书记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考核办法,以“实绩账本”激励村(居)书记担当作为。突出教育培训提能力,严格落实村(居)“两委”干部“8090”学历提升计划,连续举办26期“村(居)书记发展论坛”,扎实开展党工委书记微党课带领学、村(居)党组织书记对照先进学、村(居)互查互比学“三学”活动,有力提升村(居)干部干事创业的本领。强化阵地提升赋动力,加快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建强建优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活动阵地,着力打造高庄、合心、星创天地乡村振兴红色直播间,重点打造蒋老庄村“十佳党员积分‘储蓄所’”、红旗村“周末课堂”等“一村一品”特色基层党建先进典型。
聚焦服务发展,点燃党建“新引擎”。坚持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在“招商引资一线”组建专业化招商队伍,立足空港产业园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捷泰链主作用,做足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在“项目建设一线”抽调40余名机关、村(居)党员干部成立工作专班,奋战在睿晶、京群、亨芯、长深高速拓宽等项目一线;在“帮办服务一线”成立空港产业园服务工作专班,配合县“涟快办”开展全流程服务,切实缩短企业投产达效周期。今年以来,该街道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个,开工1个,竣工1个。全面激发干事创业强大动能。在推动发展中当先锋,针对5000亩成片工业用地,街道党工委坚持工作在一线、指挥部设在一线,倒排工期,挂图作战,20天实现净地平整交付;在集中攻坚中展作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积极创建文明城市,全面推进公共空间治理,高标准完成年度户厕改造437座任务,22个村居在全县率先全部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达超50万元;在服务居民中作表率,加强对“一老一小”的关爱帮扶,为全街道1541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及时足额发放尊老金,明确26位“爱心妈妈”与47位困境儿童手拉手、结对子,陈师小学刘华老师荣登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大走访,对各村(居)“六类”重点群体建档立卡,去年以来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108件,采集意见建议80个,形成长效机制75个;深化党员中心户做法,党员中心户乔林中获评“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涟水好人”“涟水工匠”;扎实推动基层减负,以“三张清单”为抓手,规范村(居)履职事项,切实为基层“减表、减账、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