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码街道:网络“涟”心 搭建为民连心桥
■ 通讯员 陈洪喜 徐洪祥
本报讯 近年来,朱码街道扎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按照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网络“涟”心工程的要求,建立42个覆盖80%以上农户街村微信群,通过发挥网络高效便捷优势,密切联系群众,让“有话群里说、有事马上办”成为工作常态,用“指尖”力量解民忧、连民心,赢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用网络“涟”心回应群众需求。“不想出去了,希望在家门口找份工作,哪位能提供一点招工信息”“今年小升初什么时候报名?施教区如何划分的”“巨石玻纤、捷泰新能源两个百亿项目有哪些岗位正在招聘”“困境儿童、事实孤儿有哪些政策?我急需”。每天,朱码街道街村微信群里都有群众发出各类需求。针对群众所需,街道办安排专人每天在群内为群众及时发送惠民政策、政府工作动态、企业招聘信息等群众有需求、用得上的内容,满足群众日常需求。
用网络“涟”心化解群众难题。“我们这儿下水道堵了,污水、粪水外溢,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希望有人管一管。”接到微信群里张码社区淮水人家小区居民的诉求后,张码社区干部立即开展实地走访核实,并安排专人对小区下水道进行全面清理和疏通,很快解决了900余户居民群众的生活困扰。其间,共计修复窨井10处,更换窨井盖20只,疏通下水道2000米。今年5月,柴市村村民陈天涛在村微信群反映君苑桥安全问题。街道领导看到信息后,立即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调研、协商会办,并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在桥头设立安全警示牌,告知行人此桥为危桥,禁止车辆通行。经听取多方意见后,决定对该桥拆除重建。5月22日,君苑桥动工重建,6月底顺利建成通车。
用网络“涟”心引领乡风文明。街道办充分利用微信群覆盖范围广、群众参与率高的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不断培育和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去年3月,殷庄村党总支书记洪明正在群内发出一份倡议:“因疫情防控人手紧缺,希望殷庄小区居民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贡献一份力量。”让他没想到的是当天就有7个人主动联系他,要求参加社区疫情防控。“2023年第一季‘淮安好人’发布仪式暨涟水县先进典型现场交流会链接发给大家,欢迎及时收看。”“今晚6:30,村部广场有移风易俗专场演出,欢迎大家准时观看。”“柴市村村委会今天晚上6:10分播放科教片《电瓶车安全小事故》《执行抚养和赡养职责》《红海行动》《地雷战》,欢迎大家前往观看。”嵇陆村电影放映员将一条条正能量信息源源不断地推送到群众手中,街村微信群成为群众获取资讯、了解政策、解决矛盾、生活必备的好帮手、智囊团。
事再小,连民心都是大事。网络“涟”心工程实施以来,朱码街道扎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累计服务群众政策咨询1800余次、发送企业招聘信息180余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80余个,开展群众文化文艺活动200余场次,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