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城街道:“强引擎”跑出公共空间治理“加速度”
■ 融媒体记者 刘 元
通 讯 员 曹 霞 曾 超 王玉才
本报讯 自涟城街道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开展以来,街道张罗村排查面积1187.67亩、回收面积868.6亩,已入账鱼塘发包、资产资源发包、闲置厂房发包等收入21万元;双码村排查面积1032.12亩、回收面积927亩,已入账土地溢出收入、闲置大棚发包等收入15.6万元,6月底还将入账闲置厂房发包、土地溢出收入、资产资源发包等收入17.04万元,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成效初显。
涟城街道紧扣“清、收、用、管”关键环节,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一体推进,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力度,抢抓治理契机,开展“三空间一资源”治理工作,以“三个一线”打造公共空间治理“强引擎”,跑出公共空间治理“加速度”。
工作专班“一线督导”。涟城街道成立以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涉农村居党总支书记、定村干部为成员的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农地空间、水体空间、道路空间、镇区空间、园区空间、社区空间、村庄内外和农村集体资源资产8个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组,负责全面统筹推进面上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同时,以村居为单位,建立19个驻村工作专班,具体负责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各项工作。在强化领导、明确任务、责任到人的前提下,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组会同驻村工作专班始终坚守一线岗位,细化村居工作方案,按照“一排、二听、三看、四公示、五评议”和“排足收清”记好“一本账”、谋好“一块田”、做好“一销号”、算好“一笔钱”的要求,督导村居有序开展公共空间治理工作。
现场会办“一线解难”。涟城街道目前有闲置小学11个,为了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街道积极召开“碰头会”,并向县有关领导汇报批准,由闲置小学所在村居打申请,街道统一同县教体局对接,将闲置小学的使用权下放到村居后,所在村居对学校周边的土地重新发包种植,校舍重新出租,校舍屋顶架设太阳能光伏板发电,预计每处闲置小学可产生收益3-5万元。前不久,街道专班领导在入户走访时发现,部分打水泵站运营不规范,对此,专班领导对全街道68座打水泵站分别进行了走访调查,根据民意提出泵站服务面积在500亩以下的,由村集体直接经营,水费收入全部纳入村账管理,泵站服务面积在500亩以上的,一律上平台重新发包,既规范管理又增加集体收入。目前,已有16座泵站被收回直接经营或上平台发包,预计可增加集体收入约30万元。
示范引领“一线推动”。为推进全街道公共空间治理实现“回收+实效”齐头并进,涟城街道坚持每天一调度、每天一推进、一周一通报,并先后在双码和张罗等村召开现场会,通过看现场、听汇报、阅资料等,进一步增强统筹意识、责任意识和目标意识,拓展工作思路,找出差距和短板,进一步明确项目时间表、路线图,保持攻坚态势,精准发力,让沉睡资产“活起来”、基层治理“强起来”、集体经济“富起来”、人居环境“靓起来”,以优异的“百日竞赛”成果,为谱写涟城街道乡村振兴新篇章聚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