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街道:“村书记一周”助力基层工作“点面开花”
■ 通讯员 李 晟 季傲伟
本报讯 近日,陈师街道在推进基层党建和村居治理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启动“村书记一周”崭新记录考评模式,以“上下联动”“示范带动”“点面结合”三项措施为抓手,每周记录村居书记的工作情况,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村居干部队伍,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走深走实、点面开花。
突出谋篇布局,上下联动增强“推动力”。建立健全“党建+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形成由街道三套班领导统筹管理,定村干部靠前指挥,村居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的体制机制,以“定人、定村、定责”为工作抓手,及时了解掌握基层村居政治功能、基层阵地、党员队伍等建设情况。截至目前,已开展了11期“村居书记一周”记录活动,村居书记累计走访入户116次,收集基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97条,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2个,不断提升村居干部履职尽责的本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突出重点重抓,点面结合增强“影响力”。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明确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村庄发展、改善民生福祉3大类、15项细分工作任务,实行清单式交办、台账式管理,针对性制订阶段工作要点。聚焦“关键问题”,因地制宜、“一事一策”地加以解决,围绕村居基层工作进展情况、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细化整改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项目清单,逐项抓好督促落实,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关键人”的“关键担当”。
突出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增强“渗透力”。实施一日一登记、一月一汇报、一季一测评、一年一考核的“1+1+1+1”村居书记记录制度。“图文并茂”记录村居书记工作进展情况,通过实地看、现场评,实事求是、真实客观“晾晒”工作成效,推动“盆景”变“风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对不认真履行村居书记职责、工作无实绩的,进行约谈、函询、问责,用制度的刚性约束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