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网站首页 镇街新闻 详情

织密建强小区党组织 奏响基层治理新乐章

2023-05-11 08:49:24

——访涟城街道党工委书记、一级主任科员谢正亚

■ 融媒体记者 徐文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了在城市社区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组织链条的目标要求。涟城街道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县委全会精神,全力推进街道小区支部建设、加强社会治理工作。”涟城街道党工委书记、一级主任科员谢正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高点站位,精心谋划强部署。街道多次组织召开党工委会、三套班子会,专题研究部署小区成立党支部工作;街道主要领导带头到社区、进小区走访,与社区干部、党员,以及业主代表、物业负责人座谈讨论小区成立支部工作,并牵头制订街道加快推进小区党支部建设的工作方案。同时,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将小区成立党支部工作定为党建书记项目。

把握关键,统筹推进抓落实。街道坚持以“完善组织、选优配强、打造示范、狠抓实效”的原则和“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思路,重点推进落实。一是一线指导,全面摸排。为了打好基础,街道要求社区对小区的党员人数等基本情况做到“一口清”。街道主要领导还分别到翰林苑、涟洲花园、都市阳光等小区走访,分类施策。在街道的有力推动下,涟洲花园、水岸城邦等小区分别建成了“涟心万家”议事室。为加快小区支部的建设进度,街道主要领导还分别到南城上院、水岸城邦等小区现场指导,推进工作落实。二是全方位选派,建强队伍。街道把选优建强队伍作为重点任务,以“一户一长”为基础,领导深入小区听取党员大会讨论、党员楼栋长座谈,择优选拔出优秀的同志担任支部书记。同时,街道还把联动共建作为重要抓手,在中央城、现代名流等小区,动员驻区单位支部、“两新”组织党员参与共建活动;在业委会、物业企业中发展党员,壮大小区治理的党组织力量。三是明确职责,发挥优势。街道提出小区支部抓总,业委会、物业“多方参与”,建立小区支部责任清单,明确工作职责,发挥党员作用,让党支部成为小区管理的“带头人”;选取基础弱、口碑差的新涟中花园、水岸城邦安置区为试点,小区支部引领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社区管理小区,坚持“两天一督导、一周一问效”。新涟中花园不作为的物业被清退,收回了社区用房,下水道、地下停车场得到清理整治;水岸城邦安置区清理垃圾、乱堆乱放杂物50余吨,修复毁绿种菜8000余平方米,新增停车位90余个、健身广场1个,社区环境得到明显提升改造。让党支部成为协商议事的“明白人”。街道要求已成立党支部指导“小区议事会”等民主协商平台,主动召开议事会协商解决矛盾。在小区党支部的引领下,梅园小区的“脏乱差”问题得到解决,环境整洁、秩序井然;在现代名流小区召开11次座谈会,整治了飞线、停车秩序问题,及时处理矛盾纠纷28起,解决居民难题36个。让党支部成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街道主导推行小区党支部民情民意收集会办机制,由党员楼栋长收集居民反映的问题,上报小区支部,由小区支部与社区协同处理。目前,小区支部已收集群众诉求240余条,召开协商会办会55次,有效解决问题110余个。四是打造亮点,先试先行。一方面推广试点经验,学习梅园小区,打造现代名流、丽晶首府等6个示范点,组织人员学习观摩推广。另一方面狠抓难点攻坚,街道主要领导亲自包干中央城和水岸城邦2个重点小区支部建设,组织开展入户走访,摸清群众诉求,提升治理能力;坚持现场推进、一线督办,不定期到中央城等小区走访,推进地下停车场、道路等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强化组织,持续跟踪保成效。街道成立了小区支部工作专班,实行领导挂钩包干责任制,要求班子成员为“第一指导员”、属地党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小区成立党支部进展,及时会商会办。截至目前,街道25个社区146个成建制小区已正式成立党支部的122家,支部阵地建好投入使用的45家,正在落实阵地建设的37家。今年6月底前所有成建制小区党支部将全部建成,覆盖率100%。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补短强特,多措并举促提升。一是加快进度,健全组织;二是总结推广,建强阵地;三是强化引领,建优体系,真正做到以党建引领推动‘涟心万家’,实现小区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谢正亚说。

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