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城街道:“廉”花香满城
■ 通讯员 刘岳文
近年来,涟城街道致力于将“清廉”元素植入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促进了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提升。
让阳光成为基层清廉的“防腐剂”
“现在村里集体资金怎么开销的、相关证明怎么开等,都在村务公开栏里公布得明明白白的,一看心里就敞亮。”庵园村村民老周边看村务公开栏内容边说道。
在强化政务公开的同时,涟城街道绘制“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入户了解群众普遍关注的堵点、痛点和难点,把群众关注度最高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医疗救助等政策落实作为群众监督的重点,明确村(居)决策服务事项,让群众对村(居)、街道和县有关部门的职责权限,让群众心里有一本“明白账”。
公道不公道,公开栏一看就知道。近年来,涟城街道严格要求各村(居)搞好“三务公开”、强化“三资管理”,及时在村务公开栏里公布群众关心的村级集体资金使用与管理、土地流转、环境整治以及发展党员等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干部是清廉的最强“定心丸”
“通过参加街道组织的这次培训,我深刻明白了基层监督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强监督意识。”东门社区监委主任吴彪感慨道。
在纵深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村(居)党员干部是否廉洁履职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为此,近年来涟城街道聚焦党员教育和干部培训,全面打造清廉过硬的干部队伍。
与此同时,涟城街道以本土文化为依托,助推党风廉政教育,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廉洁因子,诵读经典廉文,宣讲廉洁故事,组织知识竞赛,举办廉政讲座,制定村规民约,红色基地实境教育以及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将廉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党纪意识和法律思维。同时,重拳整治村(居)干部违规违纪行为,达到处理一人、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目的。
文化是清廉最好的“引路灯”
一条条廉政标语,一幅幅清廉故事绘画,一项项规章制度……走进涟城街道,一幅幅生动的廉政教育图景映入眼帘,充分展示了党风廉政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涟城街道结合人文特点、民风习俗、自然景观等,在所有村(居)因地制宜融入“清廉”元素,打造寓廉于景、廉景相融的文化景象,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知廉、守廉、崇廉、尚廉”,让清正之风吹拂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汇聚向上向善能量。
新的一年里,涟城街道紧紧围绕新的目标,坚持以廉政建设为抓手,贯穿发展经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织密“监督网”,劲吹“清廉风”,努力实现“小微权力”运行更加规范,“三务公开”更加透明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