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街道:“三线合围”谱绘经济网格化“新版图”
■ 通讯员 张 猛 李 晟
本报讯 为全面提升经济工作组织化、精细化水平,以优质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高质量发展的沃土,陈师街道以精细化服务为目标,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推动服务下沉,多措并举做好四季度经济网格化走访工作,为营商环境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即时化”凸显及时性,让“经济网格”动起来。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经济网格化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为使惠企政策更直接更有效地落地,街道多次召开专项部署推进会,并组建经济网格帮办员队伍。街道现有骨干网格2个,覆盖重点企业55家,街道三套班子领导下沉一线,担任企业“帮办员”“服务员”;小微网格29个,覆盖1414家小微市场主体,并设置全职帮办员29名,推动服务管理力量下沉,将经济网格工作延伸至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点题化”圈定工作重点,让“经济网格”有抓手。为掌握辖区内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街道全面构建起“纵到底、横到边、家家到、全覆盖”的服务管理机制。真正实现“定网格、定人员、定职责”,安排专职帮办员对挂钩企业进行上门登记,并逐一录入至“淮安市经济网格化”统计系统中,详细填写经营状况、风险情况、诉求、建议等内容,并做好现场签到和实景照片采集工作。走访过程中,帮办员积极推广市场主体端的使用,帮助企业负责人注册账号,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在市场主体端学习最新政策、反映诉求等,让政策红利转变为企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能动化”形成长效机制,让“经济网格”走深走实。根据市场主体行业类型、经营规模、需求差异,街道点对点制定“菜单式”帮扶政策,精细帮办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问题发现受理、分流处置、督办会办、通知反馈”的扁平化运行机制,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政务服务环境,为企业提供规范、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定期听取企业的反映和诉求,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依法帮助解决,真正实现了“无事不扰”“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