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镇街新闻 详情

有“位”又有为 余热尽发挥

2022-06-30 08:41:14


——记涟城街道东门社区党员积分“储蓄所”

■ 融媒体记者 杨海燕 通讯员 刘 勇

“有群众需要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出现。有他们身影的地方,就有党的光辉在闪耀。”涟城街道东门社区党总支书记顾金凤感慨地说。2021年下半年,党员“积分储蓄所”在社区成立后,充分调动了无职党员们为社区、为群众服务的积极性,他们发挥各自特长,在各个岗位上尽职尽责,社会更加和谐,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早在2016年6月,东门社区就开始实行“三理工作法”,及时梳理群众诉求、实时代理群众事务、及时处理居民难题,用积分制考核在职党员的日常工作,因成效明显,2017年,“三理工作法”还刊登在了《中国纪检监察报》上。“三理工作法”虽好,但仅靠社区在职的8个党员,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当我县要求基层设立党员积分“储蓄所”后,顾金凤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作为空间,社区的数十位无职党员就是强劲的后备力量,一些威望比较高的无职党员成了代办员、协办员,以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让党的光辉去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

党员积分“储蓄所”原有民情收集岗、志愿服务岗等9个岗位,让无职党员在有“位”的同时积极有为、发挥余热。东门社区因地制宜,根据无职党员自身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服务作用,增加了医疗卫生保健岗、文体娱乐实践岗、“微”服务岗等岗位。

社区的和谐文明程度离不开市民素质的不断提升,而文化熏陶是提升群众文明素养的有效方式。社区居民张木林是一位书法家,在社区的支持下,他成立一个书法培训工作室,在每个周六下午免费为市民培训书法。社区还邀请了市级非遗传承人徐建涛老师,组织社区下岗、待业妇女学习布艺手工制作虎头鞋、虎枕、荷包等,增加就业、创业机会。

曾经在政法系统工作的老党员左端成、刘立生善于调解邻里矛盾纠纷,让邻里之间更加友好相处。社区还邀请他们每周利用一个下午时间,为群众答疑解惑司法知识,讲解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近年来,《民法典》出台后,他们更是不遗余力地向群众宣传。此外,他们还经常向党员、群众宣讲党史,凝聚党心,提高党的向心力。

老党员张维、罗耀平、卢福丽等人,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赢得群众的啧啧赞叹。

民情收集岗位上的老党员们一心为民做实事,群众身边的大事小事都记挂在心上。他们在走访时发现社区一处闲置地的拐角是来往车辆的盲区,容易引发碰撞等事故,就向社区反映,后经社区改造,硬化路面,建设凉亭,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由于老城区基础设施老化,巷子在雨天容易积水。老党员们向社区反映,社区及时落实,铺设改造下水道,解决了群众出行问题。陶然居三期升级改造时,小区内多年杂草丛生,有的绿化带被居民改种菜,老党员刘立生等和社区干部一起积极和居民沟通,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以一带多,汇聚更多的力量,服务更多的群众,这是社区党员网格化管理展示的优势。社区分为8个网格,把有号召力的无职党员设为每个网格的巷道长、路道长,并成立党员中心户(楼栋长),一个党员中心户联系6-8名党员,每名党员再联系5到8户居民,社区把任务下达给党员中心户后,多则能联系到60户居民一起完成任务,凝聚了党心,增进了干群关系,助力了社区发展。

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