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社区:党建“红钥匙”打开服务群众“多扇门”
■ 通讯员 刘岳文
近年来,涟城街道东门社区党总支结合社区实际,织密党建、治理和服务一张网,通过成立服务邻里、网格、流动党员及商圈等党组织,把党建的根扎进“神经末梢”,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在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延伸度、影响力、活跃度上不断创新,用党建这把“红钥匙”打开服务群众“多扇门”,获得江苏省“基层党建突出贡献奖”。
在拓展党建广度上下功夫。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底盘”,也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东门社区按照“群众基础好、服务意识强、家风家训好”的标准,在社区挑选10个党员中心户,每户联系5到8名党员,每个党员再联系6到10名群众,通过树状结构把党员的作用辐射到每家每户。与此同时,将67名无职党员,通过组织定岗和自己选岗的方式,分别设立民情收集等多个岗位。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广大无职党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履行岗位职责,有针对性地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群众感叹道:党员佩戴的党徽,就是我们希望的“灯塔”。
在拓展党建深度上下功夫。东门社区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将有能力、有威望、有空闲的老党员组织起来,建言献策,发挥余热。如今,社区各项工作中都能看到老党员们精神抖擞的身影。在此基础上,还将社区33名女党员按照各自的特长,成立家庭教育、矛盾调解、心理疏导等9个“微家”。在开展“到、进、访”活动中,东门社区不断深化延伸“三理工作法”,变被动处理问题为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社情民意第一时间掌握,困难问题第一时间解决,政策法规第一时间宣讲,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介入,党员作用第一时间发挥。今年4月初以来,他们组织11名党员,走访1569户、6152人,收集有关城东路管理、背街小巷整治等问题建议69个,目前已采纳解决31个,并且对已解决的问题建立了防止反弹措施。
在强劲党建韧度上下功夫。一是办好党员志愿服务储蓄所,实行党员积分管理。东门社区着重对60周岁以下党员参加“三会一课”“统一党员活动日”等党组织活动实行积分考核。“积分制”分为基础分和志愿服务分,全年累计得到120分的为合格党员。志愿服务分按照一项服务事项5-10分计分,不设上限。对于积分靠前的党员,社区在每年“七一”和年底评优时予以表彰奖励;对于排名靠后的党员,及时警示,督促其迎头赶上。二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专门为外卖员、快递员、保洁员等户外工作人员开设“暖心驿站”,为他们免费提供全方位服务,保证他们渴了有水喝、热了能乘凉、累了能歇脚、困难能协调,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
在提升党建高度上下功夫。党建吹哨引领网格出战,多方赋能促进工作。近年来,无论是疫情防控、文明创建,还是发展经济、关注民生,东门社区通过成立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巷长、路长、网格长、楼道长等,多方资源快速汇聚,多方力量迅速集结。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甚至是普通居民,各项工作大家都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合力而上。在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中,东门社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解决了城东路店外店、背街小巷道路硬化、路灯、公厕等问题,特别是通过兴办红色物业,解决了陶然居三期等无物管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改善了小区环境,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