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镇:建设生态宜居宜业涟水东大门
■ 融媒体记者 沈 漩
本报讯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石湖镇通过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持续改观,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石湖镇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四清一治一改”工作总要求,持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打造“一廊二线多点”人居环境示范区,全面提升全域环境整治水平,建设生态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高位统筹、持续推进,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该镇持续在日常管理上下功夫,建立日检查、周汇报、月考核制度,每日由镇环境督查组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对各村环境整治情况开展日常督查;每周由分管负责人召开条线及镇村保洁员例会,通报各村(居)督查问题,并交办整改;每月组织1次村(居)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工作,集中考核、量化打分。组织“党员中心户”“党员志愿者”带头宣传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美丽庭院”“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形成人人参与的浓厚的工作氛围。围绕“一廊二线多点”布局,以新327省道、军民路、月方路为重点,打造瓦房、外口、方圩等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
突出重点、严格标准,打造美丽宜居村庄。石湖镇严格按照“四清一治一改”总要求,围绕基础设施提升、公共空间治理、生活污水处理等重点工作,严格整改标准,有力提升整治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建公厕6座、新铺设水泥路26公里,打通16条“断头路”,架设路灯512盏,新建或维修桥梁56座,补植绿化2356棵、更换垃圾桶1800余只、粉白房屋墙体外立面10万多平方。生活污水治理方面,铺设污水管网21公里、新建污水微动力处理设施7个,小型污水处理设施92个,整治黑臭水体20余处。公共空间治理方面,拆除破败房屋8956m2、闲置猪舍965间、鸡舍506处、厕所1025处、整治散坟845座、清理杂树10000余棵、回收废旧农膜1396公斤、清运垃圾6942吨。同时,对新老327、迎宾大道两侧、月方路等重要节点进行绿化提档升级,提升对外形象。
集聚要素,融合发展,厚植环境整治内涵。该镇围绕特色果蔬、河塘养殖等优势产业,打造果园水果、红薯粉丝、草鸡蛋、马芷苋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和扶贫超市等渠道销售,带动了群众就业和致富。实现“产业+文化+服务+资源+品牌”交相融合、互促并进。
石湖镇进一步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夯实全域整治整治成果,融合产业培育发展,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由“点位美”向“天天美”“全域美”覆盖,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