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港镇:群众生活和谐富裕 美丽乡村生机盎然
■ 融媒体记者 杨海燕
通 讯 员 杨雅兰
本报讯 近年来,五港镇根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扎实开展“三整合”工作,完成“一办五局两中心”改革,建成近3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设有16个服务窗口,可办理120余项业务。同时开展“红色代办”服务,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搭建拥有49个网格、54名网格员的网格化管理平台,真正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实效。该镇先后荣获“中华诗词之乡”“省级卫生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省级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市级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示范乡镇”等荣誉称号。
凝心聚力为民服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五港镇坚持绿色发展,将创建国家卫生镇、省级农业产业园、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和第一战略推进,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农业绿色发展特色园区;坚持项目为王,五港镇党委要求全镇党员干部学史力行,全员参与招商,掀起“大干快上之势、合力共为之势、竞赛比拼之势”,让更多企业在五港镇落户,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群众收入;坚持城乡融合,五港镇积极拓展镇区绿化空间,新建一批小游园、微绿地、绿廊道,将村居作为城乡融合的支撑点,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突出抓好以治理好生活垃圾、污水、粪污和村容村貌为重点的整治提升工作;坚持民生至上,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之家、联络点的阵地作用,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常态化调研、座谈、走访等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产业发展质效并取。近年来,五港镇积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8万亩,流转土地3.8万亩,培育国家级农业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2家、市级4家,围绕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园区规划编制工作,不断做大青芦笋、果蔬和优质稻米产业规模,连续4年创成江苏省绿色高效高产水稻示范片,获批省级绿色优质稻米生产基地,“江淮地区稻麦轮作田草害减药增效防控技术”获得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该镇的永诚纸业、丰凯纸业等7家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其中4家获评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苏淮生态园获批4A级乡村旅游区。
镇容镇貌焕然一新。五港镇编制完成《五港镇总体规划》《平安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五港镇村庄优化布局规划》3个规划,五港中心卫生院新院区投入使用,盐河蔡工大桥建成通车,高标准铺设府前路、中港路、五平路,主要道路实现亮化绿化全覆盖;法治文化广场和府前路游园建成开放;全面完成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顺利收官,镇域供水改造全面完成;中心卫生院与县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即将创成省级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2幢新教学楼投入使用,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建成五港社区、前营社区2个集中居住点,1200余户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土地确权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