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下放户”观光记
■ 融媒体记者 徐文生
编者按 为庆祝第22个中国记者节,11月6日,县融媒体中心举办“苏北小延安杯”现场短新闻、短视频竞赛,用笔触、用镜头记录身边的发展变化,不断增强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传播涟水声音,讲好涟水故事。本报从今天开始,陆续推出一批优秀现场短新闻竞赛作品,敬请关注。
“虽然‘艺术花田’花草还不茂盛,景区很多地方还不够精致,但总体感觉还是蛮好的,有看点,有潜力,相信名气会越来越响,来此开展研学、党建、团建、拓展等活动将会越来越多。”11月6日上午,在成集镇“苏北小延安”景区,记者遇到一群从南京远道而来的游客,经攀谈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是20世纪70年代从南京来到涟水的“下放户”,上面讲话的是当时下放到原唐集公社永久大队的包训文先生。那时他们才十六七岁,如今都已年近古稀。“涟水是我们的第二故乡,留下过我们的青春和梦想。前段时间听说成集镇建了个‘苏北小延安’军旅小镇,于是自发组织了一个由60人组成的‘涟水访亲观光团’,成员全部是当年下放到涟水的。”包训文说。
“这里建设的几个版块都很好,比如‘苏北小延安纪念馆’,里面展出的图片和文字,将‘苏北小延安’人民抗战时期不屈不挠、抗击外侮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国防教育和军事主题乐园’将军事体验教育和娱乐融为一体,寓教于旅,起到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当年下放在原五港公社黄码大队如今已68岁的陈金成说。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让孩子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知道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才会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希望各位家长和学校能带领和组织孩子多来参观学习。”访亲观光团成员程尚乎老先生做起了“广告”,他17岁时随父母下放到原朱码公社油坊大队,10年后才回城,如今已69岁了。
负责为“涟水访亲观光团”讲解的是22岁的小姑娘宋潇,她是宿迁泗阳人,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园区试营业期间她才应聘到景区工作。“我觉得这样的景区更具意义和品位,而且发展前景乐观,今年国庆长假接待了几万游客,每天上万人。景区深受孩子们喜爱,学生团体一来都是几百上千人,可以预见,今后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将会蓬勃开展。”
“苏北小延安”军旅小镇是由江苏华旅与涟水县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建设,项目定位于打造国内首个“爱国者军事主题乐园”,已被正式列为2021年江苏省重点文旅产业项目。
“目前,景区已创成市级‘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获批广播电视制作经营与营业性演出等许可资质。景区积极依托‘苏北小延安纪念馆’‘苏北小延安纪念园’创成省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等。作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正在不断提高,已经逐渐成为周边地区开展各项活动和运动的网红打卡地。景区将不断丰富红色旅游文化内涵,优化旅游项目,全心全意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贴心服务。”涟水华旅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丁剑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