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

网站首页 镇街新闻 详情

涟城街道: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砥砺前行

2021-09-06 08:34:20

■ 通讯员 刘岳文

在“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中,涟城街道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促进和完善了社区治理体系的组织力、聚合力、引领力和统筹力,用基层治理和服务成效引领广大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踊跃投身“苦干新五年,冲刺百强县”的奋斗征程。

 

用组织力牢牢牵住基层治理的“牛鼻子”

近年来,涟城街道为了打通基层治理的梗阻,在为社区赋权、减员、增能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建领航,牢牢牵住基层治理的“牛鼻子”。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声情并茂的歌声让群众对党更加热爱和感激。今年7月1日,渠北路社区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在新世纪广场开展特别党日活动。渠北路社区老党员童兆华牵头成立的夕阳红艺术团,10多年来,坚持用文艺的形式服务社区居民,提升了党组织在基层的凝聚力。

在突出党建引领的同时,涟城街道不断完善基层治理的组织体系,建立起“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这张在社区内“全面覆盖、无缝衔接”的“组织网”,让每个居民网格都成为有组织机构、有党员队伍的党建基本单元,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与此同时,涟城街道还大力开展基层党组织达标行动,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提升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开办“村(居)书记讲堂”,深受广大党员的认可。

 

用聚合力不断扩大“红色朋友圈”

骄阳似火的夏日,东门社区居民张永久感受到空调带来的阵阵清凉。去年,老张因不慎跌伤而不能行走,家里空调出了故障后,急得老张直冒汗。得知此事后,社区的网格党支部立即请来师傅帮他检修。东门社区的网格党支部的党员们几乎把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全包了。

基层社会治理事务庞杂,需要各方形成合力,特别是要解决驻区单位与社区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为此,从2019年开始,涟城街道整合各方资源,与驻区单位共同成立“大党委”,探索建立区域化党建联盟,通过不断壮大“红色朋友圈”,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党建引领聚合力。

 

用引领力让群众坚信“有事找组织”

当涟州路社区居民吴洪芳拿到大病救助款时,激动地对社区党员志愿者连连道谢。党员志愿服务是涟州路社区加强社区党员管理教育、探索党员服务群众、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打造的党建品牌,也是党组织发挥领导力、架起党群连心桥的典型案例。

通过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完善组织体系,涟城街道各社区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让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党建品牌在居民心中深深扎根,“有事找组织”已经成为涟城街道居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最硬底气。

 

用统筹力让“绣花针穿起千条线”

社区事务繁杂,要把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是对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的考验。因此,涟城街道通过加强党建引领的“绣花针”,穿起社区治理的“千条线”,统筹推进社区治理网格化、精细化、智慧化。

涟城街道在500多个网格内实现党建和网格管理同频共振,将党务、政务、事务、商务、家务等与网格内居民和单位有关的服务事项全部列入责任范畴,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的服务管理格局。特别是简化办事流程,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系统,实现窗口、电话、微信、网络等平台的互联互通,任何一个社区的服务大厅,都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办结、一条龙服务”。

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