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城街道:聚焦“四化”建设 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 通讯员 刘岳文
本报讯 初秋时节,走进涟城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大厅,一股清风扑面而来,“阳光政务,亲商爱涟,进一个门,办多件事,一门式服务,一站式管理”等举措温暖人心。据介绍,涟城街道聚焦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优质化“四化”建设,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规范权力运行,实现政务事项标准化。为了改变过去那种“跑不完的部门、盖不完的公章,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现象,涟城街道聚焦优化服务平台,拓展服务范畴,将计生服务、劳动保障、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新农保、低保等事项进驻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办理,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多头跑”现象。同时,接受群众评议,全面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办理,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真正实现了“大事小事统一办,再也不会求人难”。
拓展审批途径,实现服务终端智能化。涟城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搭建了社保税务征缴、医疗保险查询、社保业务办理以及企业自助服务平台,全方位提升服务信息公开。同时,依托政务服务网,完善网办功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提高审批事项全程网办。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手机移动端的政务服务功能,实现“掌上办”“指尖办”,增设了自助服务终端,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方式,实现了政务服务“不打烊”,最高日服务群众400多人次。
提高服务效能,实现政务服务便利化。涟城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大厅安装了LED电子门面横屏和液晶显示电子示意屏,统一制作了窗口办理事项告知名片、服务指南、大厅简介、分布图、地理交通图等,着力优化窗口空间布局,切实方便群众办事。同时,增设了企业开办专区,当好企业招工引才的“服务员”,积极同辖区企业联系,征求用工需求,开设信息窗口,方便群众招工用工咨询等,不断推进政务服务协同化、便利化,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
创新服务方式,实现政务服务优质化。涟城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建成了开放式集中服务大厅、标准化办公柜台、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设置了休息区、茶水区、资料填写区,配备桌椅、纸、笔、胶水、老花眼镜等便民用品,积极打造“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审批、一次性办结”服务平台和“最多只让群众跑一次腿”等一系列服务便民机制,明确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