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争一流 苏北走前列
—— 访红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魏加平
■ 融媒体记者 朱 云
“县委书记时勇在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内涵丰富、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符合我县发展实际,认真研读后,感到思路更加开阔,方向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 红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魏加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报告指出,围绕未来五年部署和目标,要始终保持“归零”的心态、“冲刺”的姿态、“赶考”的状态,突出重点、扭住关键、精准发力,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涟水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提及红窑镇未来的发展,魏加平信心满怀。他表示,红窑镇将紧扣高质量跨越发展主题主线,主动发力、率先作为,全力融入全县“冲刺百强县”发展大局,树牢“四个导向”,实施“五大战略”,以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国家级文明镇”为工作统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稳”的定力、“进”的信心、“新”的作为,全力推动锦绣红窑高质量发展。
以项目攻坚为引擎,厚植产业发展新动能。强化项目招引,坚定不移地把重大项目招引建设作为“头版头条”,围绕主导产业,集中力量,全力突破,力争年均新上亿元项目2~3个。扎实做好企业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大宇玻璃、汇丰木业、华源化工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再培育8~10家规模以上企业。优化园区载体,持续完善镇工业集中区功能配套,加快“腾笼引凤”进程,全面提升项目质量、企业质态、发展质效。
以质态效应为核心,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重点围绕芦笋、荷藕、双孢菇等特色农产品,努力打造5个万亩特色产业片区。推动产业链条延伸,发挥品牌强农效应,力争新增农业深加工企业2家、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各5家。加快农房改善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和特色田园片区建设,在夏楼村已成功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的基础上,力争用2~3年的时间,打造3个以上特色田园乡村形成特色田园片区。充分发挥金鸡坨生态农庄“全国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区”带动效应,加快推进云锦博物馆、万亩荷花荡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开通2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持续扩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实施规模,实现村集体农户双增收,全面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以全域统筹为路径,刷亮美丽集镇新颜值。持续巩固提升国家级卫生镇创建成果,以国家级文明镇创建引领集镇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完善集镇功能、提升建设品质。加快推进道路建设步伐,加大235省道、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打造更加精致的沿途沿线“景观带”。精细规范管理,扎实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加大防违治违力度,全力打造更加整洁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部门联动执法,努力实现集镇管理更文明、更规范、更有序,全面提升集镇宜居宜业水平。
以美好生活为追求,提升民生福祉新水平。进一步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力争新增就业岗位500个以上。构建覆盖范围更广、服务能力更高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社会保险覆盖率保持95%以上。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学设施,提升教育环境。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功能,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围绕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快启动“八五”普法工作,力争50%以上村(居)建成“五治”示范村。进一步加大信访稳定工作力度,持续完善覆盖镇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力打造“技防城”项目升级版,着力提升“平安红窑”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以安全稳定为底线,筑牢高质发展新基石。抓牢抓实安全生产,全面夯实安全生产“三个责任”,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安全水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严格落实“点位长”“网格长”制,努力让蓝天、碧水、净土成为红窑最宝贵的资源、最靓丽的风景。积极稳妥防范风险,进一步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基层网格化防控体系,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扎实开展非法金融专项治理,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