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胡集镇: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 通讯员 胡学元 宋建林
本报讯 今年以来,东胡集镇坚持党建引领,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面对群众需求,23个村(居)新一届“两委”班子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为发展农业优势产业,解决长年在外务工家庭“种田难”,近年来,东胡集镇累计流转土地近4万亩,发展优质稻米、稻蟹、稻虾以及西瓜、瓜蒌、葡萄,冬枣、花卉等高效种植、特色水产、休闲观光等优势产业。今年,白果、时码等村又流转土地1000余亩,进一步扩大高效农业种植面积,促进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增长。
为美化人居环境, 全镇总动员,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围绕“四清一治一改”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强化“属地管理”责任,集中力量对破败物体、沟渠路旁杂草、杂物,农户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公共场所“四边”以及集镇街道乱象统一清理,全面整治,实现“干净、整洁、有序”,人居环境面貌一新。大胡路、唐胡路、涟新路沿线村(居)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沿路农户的房屋墙面统一刷白,进一步美化村庄环境。姜桥、严黄等村实现镇通村、村通组(户)道路亮化全覆盖,陈圩、花园等村新增路灯近200盏。
为切实解决群众“用水难”“行路难”,该镇广泛开展“三水”百日攻坚行动,有效保证水安全、水生态。胡谢、陈圩等15个村(居)组织人机力量,疏浚沟渠约4万余米;姜圩、桥西等8个村(居)围绕农田配套设施建设,新建涵闸30余个,新建和维修电站4座,折建危桥4座。马老、胡南等6个村(居)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铺设农田、村庄道路15.7公里,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全镇大力开展项目招引。嵇码村党总支把“引项目、谋发展”作为新一届“两委”班子“开门第一件事”,通过以商引商等有效途径,引进投资3500万元的淮安展大缝纫设备有限公司,4月份开工建设,8月底竣工投产,可带动就业200余人;投资新建烘干房400余平方米,解决周边农业经营主体、种田大户“卖粮难”问题。
截至目前,东胡集镇23个村(居)党组织列出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69件,已完成47件,其余22件正积极组织实施,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实事项目任务,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